獨家專訪》強迫勞動成重大風險 巨大案警鐘 洪申翰:將訂指引輔導

2025/09/30 05:30

勞動部長洪申翰接受本報專訪時警告,巨大案不能視為「單純個案」,業者都應將此視為「重大經營風險」。(記者方賓照攝)勞動部長洪申翰接受本報專訪時警告,巨大案不能視為「單純個案」,業者都應將此視為「重大經營風險」。(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產銷捷安特品牌的上市公司「巨大機械」,日前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發布「暫扣令」,是台灣首次有製造業被CBP指控涉及強迫勞動的重大人權事件。勞動部長洪申翰接受本報專訪時警告,不能將此案視為「單純個案」,業者都應將此視為「重大經營風險」;勞動部已著手研議強迫勞動指引,並針對人權議題擬定廠商輔導計畫,期望可協助企業辨識、評估風險,進而避免風險。

洪示警 企業不可輕忽的「經營風險」

洪申翰示警,此次由美方CBP執行暫扣令,預期將有更多的品牌廠與進口商,要求供應鏈檢視並改善勞動人權各項指標,已成為企業不可輕忽的「經營風險」。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界定的強迫勞動概念,是指勞工在非自願、害怕或受威脅等情況下被迫工作。國內雇主常遭人權組織指控的強迫勞動行為,包括扣押移工身分證件、薪資,要求移工加班「加到滿」、移工需負擔高額仲介費,或居住生活環境惡劣等;關注的對象並非僅限移工,而是全體勞工都不應遭強迫勞動。

到今年八月底,台灣移工已突破八十五萬人。以往台灣遭人權團體點名有強迫勞動疑慮的產業,多為成衣業、遠洋漁船及半導體,此次卻鎖定台灣製造業的全球知名指標「巨大」,且美方一出手就是扣押已達邊境的產品,震驚產業界。

透過輔導協助企業辨識 進而降低風險

洪申翰指出,勞動部持續關注移工的強迫勞動議題,特別是「移工零付費」,必須提醒國內的產業正視「勞動議題」,雖經常伴隨著「成本」考量,但企業必須改變觀念,如果做得不好,這就會變成經營的風險。

他坦言,多數國內企業並非刻意輕忽,而是「沒能力」評估風險,因多數聘僱移工的廠商,是將所有移工管理工作都交由仲介業者處理;勞動部將透過訂定指引及輔導機制等方式,協助廠商掌握國際規範,進而著手降低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