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攪局 最低工資調幅折衷 勞方:不滿意可接受 資方:不該齊頭調漲

2025/09/27 05:30

明年最低工資月薪調高為29500元、調幅3.18%,時薪由190元提高至196元。(中央社)明年最低工資月薪調高為29500元、調幅3.18%,時薪由190元提高至196元。(中央社)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昨日經勞資政學審議委員的多方折衝,最後拍板明年最低工資月薪調幅三.一八%,時薪由一九〇元提高至一九六元。雖然調幅仍高於三%,但低於勞方原本期待的四%以上,勞方表示「不滿意但可接受」,資方則強調GDP成長由少數產業貢獻,多數產業出口負成長,不能一視同仁要求調漲工資。

會議自上午十時召開,歷經四個多小時討論得出結論。勞動部長洪申翰會後表示,審議委員主要關注的焦點,在於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反應、經濟成長果實應適度分享,以及美國關稅的衝擊。勞資雙方都認同,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一.七六%應如實反映,以維持邊際勞工的實質購買力,但經濟成長果實要如何共享,則是勞資雙方拉鋸的焦點。

勞方代表、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指出,原本資方提出比照疫情期間,僅計算今年GDP經濟成長率預估四.四五%的四分之一,但勞方無法接受,經過多方折衝,認列約三分之一,換算漲幅三.一八%,「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與會委員轉述,協商過程中,勞資雙方甚至「十元」、「二十元」的喊價,最後在代表公益方的專家學者提出折衷月薪金額,由洪申翰協調後拍板。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琦雅指出,今年是先「確定月薪金額」二萬九五〇〇元後,得出三.一八%的調幅,再以此調幅計算時薪一九六元。

資方代表、工總常務理事何語昨以數據指出,台灣二十四個產業中,二十二個出口負成長,成為「傾斜式」、「不對稱」發展,二個有如村子裡「大地主」的產業貢獻了大多數的GDP,卻不會以最低工資聘請員工,其他衰退產業卻要一起調薪,認為未來應將成長與衰退產業的產值分開計算,才是比較公平的作法。

學者︰各產業GDP 加權計算

審議委員、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未來可以考慮除了參考單一經濟成長率,也加入其他如就業人數等相關指標作為輔佐,將主計總處公布的各產業GDP成長率,進行加權計算,提供審議委員參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