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電力供需報告
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高達6.75% 用電卻負成長1.1%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經濟部昨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雖AI(人工智慧)科技、半導體產業需求強勁,但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加上執行四年深度節能計畫降低用電需求等因素影響,未來十年的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由二.八%下修到一.七%。但能源署強調,仍高於前五年的年均成長率一.三三%,也高於鄰近的日本、韓國。
經部下修未來10年電力需求
能源署長李君禮指出,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高達六.七五%,但用電出現負成長一.一%,出現景氣與用電罕見「脫鉤」情況。他分析,脫鉤也可解釋是好現象,過往都是用電隨經濟成長,但今年國民所得增加,用電卻相對減少,未來是否會持續出現脫鉤,將再觀察。
半導體用電年增逼近9%
傳產關稅衝擊最高減10%
能源署說明,各產業狀況差異大,如半導體用電穩定成長、年增逼近九%,但傳統產業就受到關稅衝擊,包括鋼鐵、石化、水泥、造紙等用電都衰退,年減幅度二到十%不等。另外,氣溫也會影響日、夜尖峰用電,整體因素增減之下,預估今年用電會和去年相當,可能落在成長或衰退一%內。
李君禮強調,產業結構、節能推動、人口、氣溫等對電力成長都有影響,他舉例,政府推動深度節能四年要省二〇六億度,相當於一年要降低五十億度,對電力需求會有一定(抑低)效果。
最新電力供需報告中,台電興建台中、通霄、大林等電廠新建燃氣機組進度,並納入國光、麥寮等民營燃氣發電計畫,預估今年到二〇三四年燃氣機組淨增加十二.二GW,但與去年報告相比,大減快五GW。能源署說明,部分有爭議推動不順利的民營電廠,如九崴確實排除,未來若執行順利才會再納入。
李君禮強調,報告就是要滾動務實檢討,也「不希望數字虛胖」;不會有缺電風險,機組從開發計畫表上刪減,已反映在備用容量率。
報告也揭示近十年「夜間備用容量率」落在十一.三%到二十八.九%。李君禮說,自二〇三〇年起因有較多大型機組上線,可超過目標十五%;而「夜尖峰備轉容量率」,近五年會維持在六%到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