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王筱雯團隊發布我國首份「台灣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IRP)」,指出北部用電多但再生能源自給率低,建議可採區域電價定價。(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王筱雯團隊,昨發布我國首份「台灣電業整合資源規劃指引(IRP)」,指出我國二○三○年在最樂觀情況下,北東電網仍有區域集中風險,若用協和電廠增加燃氣機組作為修正選項,有效緩解壅塞,並降低夏季尖峰電力南電北送問題,但北部再生能源占比低,建議可採區域電價定價。
協和電廠新增燃氣機組 可解北東電網壅塞
王筱雯團隊參考國外經驗,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發表首份「全資源IRP」,以科學評估結果,讓公眾討論各種電力可行性。
王筱雯以二○三○年為例,使用現有可獲得的減碳目標、電力需求、土地資源等資料,製作五十多個模型模擬,再辨識出樂觀情境、務實情境和悲觀情境,評估各種情境的減碳效果與政策落實可行性。
分析指出,二○三○年若達再生能源占比三成、燃氣發電等拉高到六成,可讓電力永續性、電力系統可靠度、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等三大核心政策都達標的樂觀情況,意味要大規模且快速部署風電與光電,但會對地方空間規劃與社會接受度構成壓力,也將會更倚賴儲能設施、需量反應、高機動性燃氣機組等調度。
王筱雯指出,目前全國再生能源自給率平均約十%,但高度集中在西南沿海,主要用電區域的北部地區,再生能源自給率遠低縣市平均,能源轉型明顯分配不均;建議導入因地制宜的空間評估與溝通機制,包含增加屋頂光電,且不排除可隨區域制定不同的電價。
王筱雯表示,即使整體電源供給充裕,但風電出力接近裝置容量上限時,將對區域輸電能力構成實質壓力,北東電網面臨壅塞,但若讓協和電廠新增燃氣機組作為路徑修正,就可緩解南電北送、分散負載,提高區域供電穩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