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在電力交易平台參與、申請概況
台電強調仍有效能費、充放電服務費「保底」 非完全無收入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政府設下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二十%目標,但進度緩慢波及儲能市場,去年已有不少大儲能案場退場不玩;台電雖增額採購能量型儲能,但九月中起大亞旗下的大案場再加入交易平台,預估容量費率將再現零元。台電則強調,業者投標仍有其他保底收益,非完全無收入。
綠能的間歇性特色造成電網負擔,當大量綠電併網,就需要更多儲能來維持電網穩定運作。台電四年前推出「電力交易平台」就有功率型(dReg)、能量型(E-dReg)等多樣態的儲能資源,可隨時配合電網頻率變化或是尖峰、離峰之間進行電能移轉而達到削峰填谷。
電力交易平台運作後,儲能在緊急時成功救援,如花蓮四○三大地震時,因dReg、AFC等儲能自動偵測電網頻率,一秒放電而穩定電力系統頻率;電力交易平台的商機規模更從二○二二年六億元一路成長到去年七、八十億元。
初期IRR(報酬率)十%吸引業者搶進,台電二、三年前即關上申請大門;而不論是dReg或E-dReg,今年需求量僅五百MW,E-dReg更增額採購達八百MW,目前市場供給量卻已達八二一MW與七四五MW,明顯供過於求,造成dReg去年開始容量費率都掛蛋(零元)。
據了解,E-dReg九月中起大亞投資的智璞案場有一百MW將加入,年底前還有其他業者一五○MW上線,加上目前既有量將突破一GW,但台電九月最新採購需求僅約八○八MW,到年底也難突破一GW,九月中起E-dReg的容量費率價格也會跌到「零元地板價」。
不過,台電解釋,業者參與電力交易平台輔助服務共有三筆收益,分別是「容量費率」、「效能費」與「充、放電電能服務費」,容量費率雖因業者持續加入平台競標導致價格探底,但效能費、充放電服務費還是會「保底」,只是效能費與得標量有關,越多業者加入,各家得標總量自然會降低。至於充放電服務費則和電池效益有關,但得標至少就會有充、放電一次,必定有保底的收益,並非完全歸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