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製啤酒大量低價進口來台,台灣自7月起課徵臨時反傾銷稅。(資料照)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財政部七月三日起針對中國輸台啤酒課徵為期四個月的臨時反傾銷稅。台灣釀酒商協會理事長曾煥昌肯定主管機關的即時作為,但也呼籲目前對主要涉案廠商的臨時反傾銷稅稅率顯著低於預期,期待在最終認定階段時,應該本於產業事實與調查事證,針對「傾銷差率『(正常價格減出口價格)除出口價格』」做出適當修正。
曾煥昌指出,中國啤酒近五年銷往台灣超過新台幣一六○億元,但卻禁止台灣啤酒銷往中國,形成巨大貿易逆差,中國啤酒更趕在課徵臨時反傾銷稅生效前大舉傾銷台灣,今年五月進口數量較去年同期大增六成,六月更暴增超過一倍以上,對國產啤酒產業造成嚴重衝擊。
他強調,目前主要涉案廠商的稅率均顯著低於預期,對於導正市場不公平競爭效果有限,期待主管機關能在最終認定階段,本於產業事實與調查事證,再為傾銷差率適當的修正。
他說,經過協會詳細調查,中國啤酒產業不僅是製造商享有政策補助,上游供應鏈的生產成本,更有超過六成五以上由中國國企與重點企業把持,已嚴重偏離市場經濟的成本結構。
曾煥昌指控,台灣不只是遭遇終端啤酒產品的低價傾銷,而是在跟整個紅色供應鏈競爭,政府是否能夠實質認定其市場價格,將是反傾銷稅率能否起到公平競爭的關鍵。
他說,台灣本土啤酒產業樂意與來自全球的啤酒共同競爭,但公平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價值,反傾銷稅是依據WTO反傾銷協定所設立的貿易救濟手段,目的不是保護,而是導正遭不公平價格破壞的市場秩序,若放任中國啤酒持續低價傾銷,終將摧毀本土啤酒產業。
據瞭解,反傾銷調查仍在進行,最終是否課徵反傾銷稅及其稅率,將由財政部與經濟部分別完成傾銷與產業損害的最終認定,最快可望於十月中前拍板定案。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