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集》對等關稅的不對等效應

2025/07/30 05:30

在川普眼裡,美國加徵關稅、歐、日等其他國家開放市場,只是在扭轉過去的錯誤,對等關稅,當然要不對等。(路透資料照)在川普眼裡,美國加徵關稅、歐、日等其他國家開放市場,只是在扭轉過去的錯誤,對等關稅,當然要不對等。(路透資料照)

◎歐陽書劍

美國總統川普在四月初正式提出超高的對等關稅稅率後,美國通膨將加溫、經濟成長會受壓抑的後續效應,都在經濟學者的計算中;站在美國的相對一方,調降關稅及開放市場的國家,預期的結果雖各不相同,卻顯得更為悲觀。對等關稅的不對等性,不只呈現在彼此的稅率,也反映在影響的幅度與方向上。

美國聯準會(Fed)正在召開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討論新的貨幣政策,預期將公布的政策利率應會再維持不變;然而,六月中的前次會議,委員們已調降二○二五年的預期經濟成長率,並上修年底的物價年增率及失業率。關稅效應雖未完全反映在貨幣政策的決策中,但委員們多不認為對美國經濟會有助益。

持類似看法的不僅是聯準會,根據耶魯預算實驗室(Yale Budget Lab)在二○二五年七月公布資料,預測美國物價與失業率都會因關稅增課而上升,並預期「關稅將使美國二○二五年與二○二六的實質經濟成長率,各降低○.五個百分點。」即使估計的數據有差異,但不少經濟學者都有同樣方向的看法。美國關稅近幾個月雖大幅增加,通膨率也未顯著上升,但在聯準會眼中偏向緊縮的貨幣政策,卻未能使物價增幅穩定下降,已經是一大警訊。

這是不是一個有趣的矛盾?既然高關稅不是好政策,許多人也都在勸阻美國總統川普提高關稅稅率的行為,各國先前為何不主動調降關稅?只能說維持高或低關稅稅率各有優缺點,包括產業的保護或升級、全球供應鏈的參與或壓制,甚至是國際關係的維護、國內利益團體的壓力等,背後的理由錯綜複雜。尤其是每個國家的狀況不同,產業政策、資源條件與發展階段都不一樣,早就形成了不對等的競爭條件。

不管是國際或國內,交易的雙方各取所需,能夠自主的談成買賣,本是因雙方互相滿意價格與產品品質;然而,在川普眼裡,美國加徵關稅、歐、日等其他國家開放市場,只是在扭轉過去的錯誤,對等關稅,當然要不對等。

美國是最大消費國、最大進口國,但經濟規模龐大,進口與出口占GDP的比例不算高,能承受以極端的經濟手段對付個別的國家。各國即使不滿,目前看來,多數也只能衡量受衝擊的程度,認清現實,將總體的損失盡量極小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