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對半導體展開的二三二調查即將公布結果,學者表示,台灣應爭取低於主要競爭對手南韓的稅率。。(歐新社資料照)
〔記者徐子苓、廖家寧、洪友芳/綜合報導〕美國商務部對半導體展開的二三二調查即將公布結果,學者擔憂,美國可能對半導體進口課徵二十五%到五十%稅率,台灣應爭取低於主要競爭對手南韓的稅率。
經濟部則表示,我國半導體產品多具議價能力,AI伺服器則多由客戶支付關稅;經濟部會持續觀察稅率變化、景氣狀況,提供產業必要支援。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預估,調查結果公布後,稅率可能拖到八月中以後才公布。觀察川普過去針對半導體產業關稅的言論,他曾質疑過去的美國總統沒有好好做事,若關稅訂在五十%或一○○%,半導體業就會留在美國;但稅率太高恐導致進口停止,務實來看,有可能落在二十五%到五十%。
吳大任強調,如果台灣有足夠籌碼跟美國談,有機會部分豁免;但談判團隊現在恐怕正全力主攻對等關稅,而對等關稅談判中用過的籌碼,半導體能否重複使用,端看川普買不買單。
台廠可轉嫁成本 仍衝擊訂單
至於對半導體課稅會對經濟造成什麼影響?吳大任指出,即使如議價能力強的台積電,可將大部分關稅成本轉嫁給美國進口商,但仍會導致終端產品價格上升、需求下降,進而影響訂單;台積電還是會間接受影響。美國則要付出通膨壓力上升的代價;對台灣而言,廠商訂單則可能因關稅衝擊、需求下降而減少。
中經院助研究員馬毓駿表示,半導體關稅有可能各國適用一樣稅率,對台灣衝擊比較小;但若沒有豁免、且各國稅率不一,台灣要爭取的底線是二十五%,低於韓國目前的對等關稅。
工研院資深副總經理蘇孟宗表示,美國關稅政策是談判手段,須等最終結果確定才能判斷影響。半導體業認為,關稅對產業影響有限,較擔心關稅影響系統產品成本,進而衝擊到終端市場的銷售與需求。
工商界人士則認為,產業對半導體關稅的憂慮不高,因不管先進製程或成熟製程都有成本轉嫁空間,極高機率會由客戶端吸收,不過這仍會影響客戶獲利空間,因此近期也見到美國商會對川普政府喊話施壓勿加重稅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