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保險業界引發理賠爭議的「PRP療法」,已從壽險業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擴及產險業者的意外醫療保險。(資料照)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近幾年來引發理賠爭議的「PRP療法」,已從壽險業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擴及產險業者的意外醫療保險;A小姐因為運動受傷至骨科治療,醫師建議使用PRP注射療法有助復原,但PRP注射療法一次費用高達數萬元,A小姐原想「好在有買醫療險」,執行療程施打三次,花費超過六萬元,沒想到申請理賠後,遭產險公司拒賠,就算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訴,產險公司也只被要求給付三次「掛號費」七五○元。
PRP(Platelet-Rich Plasma,血小板濃縮血漿)治療,是一種利用患者自身血液中的血小板與生長因子促進組織修復與再生的療法;以一般民眾最簡單的理解,就是抽出患者自身的血液「再打回去」。
一家產險公司指出,PRP療法過去主要用在骨科,例如網球肘、阿基里斯腱炎、肩袖肌腱病變等「肌腱炎與肌腱損傷」,或是韌帶損傷、關節疾病,甚至多是治療運動員的拉傷,醫生利用患者自身血液中的血小板與生長因子促進組織修復與再生。
產險業:意外醫療險理賠 「使用時機」須符合
業者指出,一般的治療理應有SOP流程,包括使用領域、時機、頻率、次數,如果是無效、過度的醫療,業者自然沒有「照單全收」的理由。
產險業者指出,產險業的意外傷害醫療險,並非完全拒賠PRP,而是要看「使用時機」;以另一件遭評議中心判定無須理賠的個案來看,保戶因「下背部臀部挫傷」,今年五月十二日至醫院急診,隨即在五月二十一日起,接受三劑次的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因認為使用時機有疑慮而拒絕理賠,保戶因此至評議中心申訴。
但經過評議中心的醫療專家參考「美國骨科醫學會」及「台大醫院PRP注射說明書」等專業資料認定,這是在「挫傷急性期」使用,不符合一般的醫療常規,因此判定無須理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