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主計處日前公佈第三季經濟成長率高達6.92%,全年更上調到5.46%,顯示我國經濟活動熱絡,不過,貨幣需求卻沒有顯著成長,中央銀行昨天公佈貨幣總計數,10月份M2年增率3.22%創下2003年7月以來新低,也連續第二個月低於3.5%的目標區下限。
根據央行資料顯示,M1A、M1B及M2年增率分別為5.19%、5.66%及3.22%,均較上月為低。央行經研處處長施燕表示,年增率下降主要是因為銀行對政府及公營事業債權成長緩慢,加上民間企業轉往市場籌資,銀行放款減少所致。
施燕認為,第三季經濟成長高主要和出口有關,與貨幣需求較沒關係,加上台灣企業籌資方法多,尤其許多電子大廠手上就有現金,因此,投資狀況佳不代表貨幣需求增加;但銀行人士認為,M2年增率持續下滑,可能是銀行緊縮放款,也有可能是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目前看來較接近後者,也顯示景氣有反轉之虞。
針對連續兩個月低於目標區下限,施燕解釋,雖然低於下限,還是要看降低的幅度、理由及資金是否緊俏而定,經研處年底也會檢討,對明年的目標區訂定作調整。
施燕進一步指出,由於10月股市表現較好,證券業發行短票籌資,加上銀行或有保守放款的狀況,影響年增率下降;股市回升,也反映在證券劃撥帳戶存款餘額增加,10月份增加262億元,達到1兆830億元。
此外,外幣存款部份,10月持續成長,施燕解釋,由於歐元等高收益貨幣升值較新台幣快速,因此,呈現在帳面上餘額自然增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