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各國貿易談判所需時間
■李怡勳
美國宣布對多數國家暫緩實施90天對等關稅,短期雖給市場喘息空間,但川普政府對關稅政策的反覆無常,反而加深市場對未來經濟與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4月股票資產上下波動超過10%,使得投資人對風險資產的偏好度明顯下降,但仍有部分類股在4月呈現正報酬。此外,目前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約在4.3%,持續維持區間震盪格局,反應政策不確定性和通膨再度升溫的可能性。當前市場正處於高利率與政策高度不確定性並存的階段,短期震盪預期將持續,建議投資人採取股債分散配置,透過平衡投資組合降低下行風險,同時可參與潛在的上行投資機會。
貿易談判 短期難有結果
關稅政策仍具可變性,不確定因素短期內難以消除或減少。此次「90天完成協議」的目標具高度挑戰性,回顧美國與其他國家貿易談判歷程,自協商啟動至實際執行平均需耗時45個月,顯示貿易談判短期難有結果,且變數極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資產價格的波動幅度仍將加劇。根據4月中市場調查,機構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信心跌至近30年來低點,以至4月份對美股減碼比例來到歷史相對高點,不僅機構投資人態度轉趨保守,散戶也同步拉高現金比重、降低股票部位,反映在4月份後已有部分資金傾向保守操作。但根據Factset資料,2025年S&P500企業盈餘仍有高個位數9.5%的增長,2026年增長率預期也有11.1%,顯示企業基本面仍有支撐,代表近期市場震盪更多是來自於情緒面的影響。因此,這時候反而不適合過度悲觀,風險性資產很容易因為一點點利多而出現大幅度反彈,投資布局上建議採「邊走邊看」策略,保留彈性與調整空間。若資產的評價條件與風險水位逐步回穩,後續也可視情況調整部位,除了配置具相對抗波動性的資產,也可適度納入基本面穩健、具中長期成長潛力的標的,建立更具彈性的投資架構。
資金投資 建議分散操作
因此,在此背景下,資金運用策略建議朝向分散操作,面對不確定性升高的環境,可透過股債搭配與區域分散配置,降低單一市場或資產類別帶來的衝擊。股票部分,隨市場震盪回落,部分資產評價已降至具吸引力的區間,可靜待風險趨緩後的修復契機;債券方面,非投資等級債券因利差相對較大,在控制信用風險的前提下,相對具備較佳的收益。若擔心波動,可搭配投資等級債券以平衡整體部位的風險。此外,亦可考慮運用掩護性買權策略,在爭取成長潛力的同時,降低下檔風險,使投資策略更具防禦性與調整彈性。
(作者為凱基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