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堵中國洗產地》推動非紅供應鏈 嚴審35%附加價值率

2025/05/11 05:30

防堵中貨繞道台灣洗產地,經濟部鼓勵台商降低「含中成分」與推動非紅供應鏈,另現行在台加值達三十五%即認定MIT相關規定,除了加嚴審查也擬提高門檻。(路透示意圖)防堵中貨繞道台灣洗產地,經濟部鼓勵台商降低「含中成分」與推動非紅供應鏈,另現行在台加值達三十五%即認定MIT相關規定,除了加嚴審查也擬提高門檻。(路透示意圖)

〔記者林菁樺/專題報導〕為防堵中貨繞道台灣洗產地,經濟部除了宣布自五月七日起,MIT(台灣製造)產品銷美必須簽署「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違反者將依貿易法最高重罰三百萬元外,也鼓勵台商降低「含中成分」與推動非紅供應鏈,另現行在台加值達三十五%即認定MIT相關規定,除了加嚴審查也擬提高門檻。

在川普一.○時代,美中就已在關稅項目上開打,為防止中貨繞道透過台灣洗產地,加上貿易法逾十年未修,經濟部在二○一九年底修法,重點放在罰則上限提高十倍、達三百萬元,就是要嚇阻MIC(中國製造)偽裝MIT,輸美反而遭制裁。

5月起台製品輸美

應簽具「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

川普二.○對全球採取對等關稅,尤其對中國稅率一路提高到一四五%,貿易署為防止部分國家將產品繞道台灣,透過「更換產地標示、重新包裝、簡單加工」等方式轉運美國,藉此規避高額關稅,進而影響到台灣國際信譽,還有美台進行中的貿易協議,四月底公告,五月七日起MIT貨品輸美,出口人應簽具「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即具結產地屬實,藉此提醒台商應提高注意,勿將國貨與外貨標示混淆或忘記標示。

目前的MIT標準,假如貨品從原料到生產是在台灣境內「完全取得」或「完全生產」較容易判斷,但若原料涉及多國並在台灣加工製造的「實質轉型」,則有「稅則前六碼號列相異」、「附加價值率超過三十五%」與「重要製程」等三條件,得符合其中之一。

官員提醒,其中的附加價值率三十五%估算有特定公式,廠商要留意的是,貿易商購入國外製材料及零件加工不等同台灣製造,屬於間接進口,自行估算符合三十五%規定,常會與官方估算有差異。

另針對附加價值率三十五%規定,朝野立委都關切美國認定規定與台灣不同;貿易署解釋,美國海關的確沒有特定公式可計算附加價值率,而是採「個案認定」,主要是綜合考量名稱、特性與用途是否改變,還有加工過程複雜性等,也會參考過去判例與解釋函令。

經濟部除了鼓勵台商降低「含中成分」、推動非紅供應鏈外,將先加嚴附加價值率三十五%標準審查,也不排除研擬提高三十五%的門檻,向美方展現我國防堵中貨洗產地的積極回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