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對等關稅之後—產業應變論壇》中油董事長方振仁︰配合政策評估 增購美國油氣

2025/04/29 05:30

中油董事長方振仁昨出席本報「產業應變論壇」。(記者田裕華攝)中油董事長方振仁昨出席本報「產業應變論壇」。(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中油董事長方振仁昨出席本報「產業應變論壇」時表示,因中油輸美產品、金額少,直接影響很小,但中下游供應鏈間接影響複雜,美中角力可能造成輕裂廠進口料源改變,影響生產成本,「是威脅也是機會」,而中油也會配合政策評估擴大採購油氣。

投資阿拉斯加LNG 爭取上游參與權

方振仁指出,原油進口是降低貿易逆差的重要項目,以原油為例,中油去年超過六十%、金額達六十九億美元。他說,西德州原油的含硫量低,且有價格競爭力,中油會配合政策,觀察美國原油與契約等條件,滾動調整。

天然氣部分,中油自二○一九年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五十萬噸,到去年達二○八萬噸、占全台約一成,並排第三,僅次澳洲、卡達。他說,能源安全包括運輸安全,自阿拉斯加運送天然氣到台灣航程約十天,中油上月二十日已簽署阿拉斯加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盼爭取上游投資參與權。

對於石化業的影響,方振仁指出,對中油直接影響小,因為中油輸美產品只有甲苯,去年不到一億美元,但台灣有機化學產品、塑橡膠及其製品平均稅率為○到六.五%,因此會衝擊石化品出口至美國。

方振仁指出,中油詢問國內石化業者,普遍認為「機會與威脅共存」,去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一定比率的乙烷、丙烷,但因關稅衝擊,若中國不自美國進口,料源可能改變,改用石油腦生產,而美國的乙烷、丙烷可變成其他國家輕裂廠重要來源,中油也能評估,在煉製製程的原料端局部調整,生產成本可降低,對供應鏈而言競爭力提升,這會是一個機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