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出席本報「產業應變論壇」。(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出席本報「產業應變論壇」時表示,經濟部密切關注美國經貿政策的動向,並持續協助受影響的國內業者,目標是將損害降至最低。為協助國內業者減輕成本壓力,以扣件業為例,將由國營事業中鋼統購鋼材再分銷,一方面較便宜,另一方面也能確保非紅供應鏈;另智慧化設備對業者而言負擔不小,也由相關法人機構「以租代售」租給業者使用,目前經濟部正在籌備,方案待日後公布。
郭智輝指出,成本過高是攸關競爭力的問題,以扣件業為例,就由中鋼統包購買鋼材,再分銷給中小微企業,一定比較便宜,也確保不會買到紅色供應鏈產品,「如何幫助產業降低成本,這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公告,但實際上在準備要進入的過程」。
購買AI、智慧化設備 租給業者降生產成本
他表示,經濟部盤點螺絲、扣件、工具機、機械、手工具、水五金等產業受關稅衝擊較大,除協助降低成本外,也要協助業者導入AI與智慧化生產來提升競爭力,由於設備所費不貲,業者恐無力負擔,因此研擬由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購買,再「以租代售」租給業者,這就是實際協助。
因應美國關稅應採對抗或合作策略?他表示,多數國家選擇跟美國溝通、試圖雙贏,目前英國、澳洲、韓國、印度跟日本等國已與美國協商,唯獨中國堅決採取報復,而遭美加稅至二四五%。
郭智輝表示,台灣經濟以出口為導向,與美國產業高度互補,行政院提出多元因應方案,包括盤點對美採購項目、處理非關稅障礙、配合美方出口管制,並提出防堵洗產地的有效對策,這是台灣在複雜局勢中的務實策略。
對於與美談判方向,他指出,因應不同的情境模擬,不會僅一套劇本,「要針對不同的稅率水準,將影響範圍做全面的評估,這是重點」,川普政府在意的議題,包括非關稅貿易障礙與匯率,經濟部評估並研擬因應方案,同時協助受影響的業者,讓損害降到最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