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中關稅戰需求遞延 長榮︰貨還在就不悲觀

2025/04/26 05:30

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左)表示,預期美中關稅戰只是貨量需求遞延的問題,只要貨還在,就沒有悲觀的理由。(記者王憶紅攝)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左)表示,預期美中關稅戰只是貨量需求遞延的問題,只要貨還在,就沒有悲觀的理由。(記者王憶紅攝)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長榮海運(2603)昨日舉行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表示,美中貿易互補性太強,中國運往美國的貨物多是剛性需求,預期美中關稅戰只是貨量需求遞延的問題,只要貨還在,就沒有悲觀的理由,維持去年第四季對今年的看法,是審慎樂觀。

貨主觀望 4月艙位量減4成

另針對美國USTR的301條款,對中國製、中國籍船舶徵收港口費一事,吳光輝說,長榮旗下由中國建造的船,目前部署在歐洲、亞洲,而加計未來3年由中國建造的船舶,低於20%。

吳光輝表示,美中互課高關稅對貨量有衝擊,在部分貨主觀望、暫停出貨下,4月艙位量減少30-40%、中國進出口量減少60-70%,預計第二季美國線貨量可能下修,而中國出口到美國貨量轉移到東南亞,4月初有這個現象,但不明顯,因整個供應鏈轉移,需要時間。

不過,根據資料顯示,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量在泛太平洋航線的佔比,從2017年貿易戰開打時的69%,到2024年降到59%,7年僅降10個百分點,顯示美中貿易依存度比想像高很多,就長榮判斷,高關稅要長久持續有困難,兩國應該會完善處理此問題。

美國線佔比高 未來1年風險大

吳光輝指出,長榮的美國線佔比高,目前新簽的長約價量齊揚,其中,中大型客戶合約都已簽完,而因關稅問題、經濟前景不明確,中小型客戶簽約較慢,但預估4月底會全部簽完,主要是5月開始執行新約,客戶若不簽約,未來1年的風險會更大。

吳光輝說,過去美國因應下半年開學季的訂單,目前就要運送,若客戶現在不下單,會趕不上9月開學前的上架時間,這不是漲價問題,而是缺貨問題。

吳光輝說,第一季運價年增49%,貨量雖然增加較少,但還是呈現增加的趨勢,在貨價、貨量和油價的3大指標下,以去年第一季稅後淨利為基準,長榮今年第一季獲利情況相對樂觀。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