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表示,再生能源憑證(T-REC)交易家數逐年跳躍式成長,累計交易量已突破70億度,買家也超過550家,其中近兩成是中小企業。圖為台鐵台東站設置太陽光電棚架,每年約可發綠電168萬541度電,不僅省碳還能帶來營收。(綠電示意圖,台鐵提供)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局長陳怡鈴接受本報「官我什麼事」專訪指出,再生能源憑證(T-REC)交易家數逐年跳躍式成長,累計交易量已突破七十億度,買家也超過五五○家,其中近兩成是中小企業;未來將逐步建立多元措施促進媒合,包括舉辦綠市集、「無電號承租戶」團購機制及建置統購分銷平台等;另為解決企業餘電煩惱,除提出「轉供月結制度」外,也精進做法推出「綠電沙盒計畫」。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局長陳怡鈴接受本報《官我什麼事》專訪。(記者陳怡伶攝)
累計交易量突破70億度 中小買家占2成
陳怡鈴表示,從二○一七年綠電交易平台成立以來,協助更多企業取得綠電一直是經濟部的重點工作,朝供給端與需求端兩個方向努力。
她說,供給端部分,積極布建綠電並引導更多綠電進入自由市場,例如離岸風電採競價方式,發電量幾乎全數進入市場,未來平均每年會有一.五GW的綠電進入交易市場;太陽光電方面,則簡化屋頂型光電小型案場的審核程序,去年有將近一千個光電案場進入自由交易市場,透過程序鬆綁,明顯見到屋頂型光電已逐步進入交易市場。
此外,台電將自有案場發出的綠電切割成小額定量的綠電商品,近兩年來共有四波小額綠電釋出,讓更多中小企業有更多的選擇來參與交易。
需求端也逐步更新,採取多元措施加強媒合。陳怡鈴指出,標檢局自二○一七年成立輔導團隊,提供綠電交易諮詢服務與媒合機制,此外,每年全台舉辦四至五場的綠市集。
另為解決無電號業者無法買綠電的問題,標檢局也規劃新機制,讓無電號承租戶能取得綠電,由商辦大樓房東「團購」綠電再分配至各租戶,例如一○一大樓就是率先使用此機制的商辦大樓,至今已有超過五十棟商辦大樓採行此措施。
標檢局也建置「統購分銷平台」,由台灣智慧電能公司(台智電)統一向風場開發商採購長期固定價格的離岸風電,再拆成小量、短期等多樣化的商品,分銷給中小企業。
陳怡鈴表示,綠電轉供過程中,業者反映台電採十五分鐘結算會有餘電問題,因此標檢局提出「轉供月結制度」,允許企業可在同樣時間電價的區段內挪用,若有餘電再採每月結算;另考量單一公司旗下多個廠區有不同的綠電需求,為進一步改進餘電問題,標檢局提出精進做法,也就是「彈性分配機制」(綠電沙盒計畫),單一公司可依各廠所需綠電自行分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