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昨強調,台灣應利用每次地緣政治經濟的變動時刻,推動適合國家發展的方向,轉危為安、越來越強壯。(民進黨提供)
與全球北方民主國家組成聯盟 藉地緣政治變化轉危為安
〔記者陳政宇、鍾麗華/台北報導〕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席捲全球市場,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昨強調,台灣應利用每次地緣政治經濟的變動時刻,推動適合國家發展的方向,轉危為安、越來越強壯;而投資「脫中入北」過程很正面,以自身的經濟實力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形成「全球台灣」。
民進黨中常會昨邀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吳介民,以「解放日關稅:解題與方案討論」為題報告。據轉述,賴清德表示,吳介民對各國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現況的檢視,加上對台灣產業經濟長期趨勢的回顧,顯示出三個洞見。
賴清德盤點,首先,台灣的優勢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建構的卓越製造能力,讓台灣廠商在全球供應鏈處於領先地位,甚至衝到價值鏈的最頂端,因此台灣與韓國一樣,正快速進入全球核心國家之列。
第二,因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成熟及占據重要位置,全球北方國家都想爭取台灣優秀的廠商去投資。過去說,只有台積電在台灣,台灣才有矽盾可保護,但他與吳介民的想法較接近,投資「脫中入北」的過程很正面,台灣終於以自身的經濟實力得以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形成「全球台灣」;儘管面對變局,台灣在全球布局仍持續確保自身優勢。
非紅產業鏈及台灣加一 打造矽盾二.○
賴指出,「矽盾二.○」說明台灣與全球北方的民主國家組成聯盟,這正是他所提出的「非紅產業鏈」及「台灣加一」,「台+美」新布局整體藍圖的一部分。台灣應該利用每一次地緣政治經濟變動的時刻,來推動適合國家發展的方向,台灣將轉危為安,也會越來越強壯。
他說,政府在第一時間就推出涵蓋不同產業的九大面向、二十項措施,至少新增八八○億元的預算;若獲得在野黨支持,可以盡速上路,扶助第一時間受到關稅衝擊的產業,也做為中長期台灣調整轉向的開始。
賴清德也呼籲,關鍵時刻朝野政黨要共同以國家發展為己任,團結一致,為台灣經濟打開更寬闊出路,相信一定可以渡過這次難關。
行政院提出八八○億元「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包括財政部的貿易融資利息減碼、輸出保費優惠等共一四○億元;經濟部的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研發轉型補助、爭取海外訂單共四一○億元。
勞動部的主動訪視衝擊、勞工安心就業、受衝擊再就業、青年接軌職場共一五○億元;農業部的農業貸款利率加碼、外銷冷鏈體系、加速產業加值轉型、擴大國內及海外行銷等一八○億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