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餵光電業「春藥」台廠:效果撐不到Q3

2025/03/28 05:30

中國太陽能電站搶裝潮起,台廠看短線報價回溫。(資料照)中國太陽能電站搶裝潮起,台廠看短線報價回溫。(資料照)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受中國太陽能電站搶裝潮帶動,近期太陽能矽晶圓、電池、模組等國際報價上揚,研調機構TrendForce(集邦科技)預期3、4月太陽能需求將出現小高峰,可順勢帶動第2季產業鏈價格上升;台廠業者則表示,中國搶裝潮讓過剩的產能外溢現象趨緩,短線報價的確上揚,但估計5月價格就會下跌。

中國政策引搶裝潮

TrendForce指出,中國今年1月底、2月初接連公布太陽能發電、新能源電價相關規定,若太陽能發電設施於5月31日後併網,將不再享有固定收購電價,近期引發「搶裝潮」,尤其是設置在用電戶所在地或附近的「分布式」太陽能發電設施,預計在第2季前達到裝機高峰。

短線報價的確上揚

TrendForce表示,在中國搶裝潮下,第2季整體矽晶片(wafer)需求維持樂觀,N型漲幅較大,4月恐再漲超過3.5%;至於太陽能電池部分,預估4月漲幅約1~6%,模組價格也高漲,甚至有經銷商大量囤貨。不過,估計第2季末搶裝期高峰過,需求可能大幅下滑,第3季又回歸原本水準。

台廠業者分析,中國太陽能原本就是「紅海市場」,不僅產能大、更削價競爭,而中國新政策釋出,基本上是「解決內部問題」,加速消化市場存貨;對台廠來說,台灣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價格原本就比中國市場高,中國產品平均價格上揚,並不至於推升台廠報價,只能說「中國太陽能產品外溢情況減緩」,稱得上是「間接受惠」。

估5月價格就會下跌

業者解釋,過去中國太陽能電池、模組產能過剩,伺機從第三地銷售到全球,台灣市場也是其中出海口,不過在中國新政策宣布後,內需市場積極消化過剩的存貨,外溢狀況趨緩,傳出不少中國廠商都把海外訂單延到5月底、6月才出貨。

台廠主管認為,中國這項政策可以暫時救一下太陽能產品的報價,但估計效果有限,不用到5月底報價就會下滑,之後則須視中國太陽能廠的自律程度,否則產能持續擴大,價格仍是易跌難漲。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