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協和改地熱? 台電︰難解供電缺口

2025/02/25 05:30

協和電廠環評大會明登場,台電副總鄭慶鴻昨指出,協和電廠轉為天然氣有其必要性,環團要求轉為地熱電廠,更是無法取代。 (資料照)協和電廠環評大會明登場,台電副總鄭慶鴻昨指出,協和電廠轉為天然氣有其必要性,環團要求轉為地熱電廠,更是無法取代。 (資料照)

北東電網剩1.5座電廠 缺口達470萬瓩 盼環評大會支持煤轉氣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協和電廠環評大會明日登場,台電副總鄭慶鴻昨指出,北東電網的人口用電需求將達六百萬瓩,原該區有五座電廠,目前僅剩一.五座,缺口高達四七○萬瓩,而唯一的燃煤和平電廠「不可能一直存在」,協和電廠轉為天然氣有其必要性,環團要求轉為地熱電廠,更是無法取代。

鄭慶鴻表示,過去北東電網內有核二、協和、龍門(核四)、深澳、和平電廠等五座電廠,但深澳、核四電廠都停建,核二已除役,協和電廠也有一半機組除役,而和平電廠為燃煤電廠,未來不可能一直存在,目前只剩一.五座電廠,協和電廠轉型有其必要性。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指出,台灣的缺電問題,不能單從電力角度討論,已涉及能源轉型、產業政策,電力還是要看台灣產業未來發展,要求經濟部檢討AI、鋼鐵、石化三大耗能產業發展。他也質疑,北部未來新增機組裝置容量遠大於除役機組,北東電力缺口應是五十萬瓩,而北西電網相鄰北東,電力輸送應可「增加水管,而非蓋水庫」。

鄭慶鴻反問,這涉及北西地區用電,中部能否有多餘的電力「毫無限制」送到北東,現實是機組要大修、歲修,且北西本身工業區、科學園區用電多。他強調,「電網不是水管結成的網」,水管確實可以很容易比喻為電網,但電網有故障電流、電力潮流問題,不是多幾條電網就可以完全輸送、解決。

鄭慶鴻說明,北東電網缺口並非僅五十萬瓩,而是扣掉和平供應的一三○萬瓩後,出現四七○萬瓩缺口;因台電將電網融通的上限增加到四二○萬瓩,外界才認為只有五十萬瓩,但事實並非如此。

換算面積僅能蓋8萬瓩地熱廠

另,針對協和是否適合轉型為地熱等再生能源為主,鄭慶鴻表示,經濟部推動的全國二○三○年達成三.四GW(十億瓦)地熱目標,均持續在檢討中;但地熱電廠地面上仍要蓋電廠,以協和電廠面積換算,只能做到八萬瓩,與缺口差距達六十倍,且尚未實際探勘、鑽探地下地熱能源。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