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川普祭晶片關稅25%》台廠︰美科技優勢恐推向對手

2025/02/20 05:30

台灣關注美國若對晶片徵收25%關稅對半導體產業的衝擊,業者多認為,台廠出口多是晶片或系統模組等代工產品、非最終產品,川普若無差別課稅,最終就是將科技優勢推向對手。(路透)台灣關注美國若對晶片徵收25%關稅對半導體產業的衝擊,業者多認為,台廠出口多是晶片或系統模組等代工產品、非最終產品,川普若無差別課稅,最終就是將科技優勢推向對手。(路透)

〔財經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揮舞關稅大棒,稱預計對汽車、半導體、藥品等徵收二十五%關稅,因相關細節還「霧煞煞」,從IC設計到晶圓代工、EMS(電子產品製造服務)大廠與網通模組等業者,都只能不斷針對不同情境進行推演,坦言很難預測;但業者多認為,台廠出口多是晶片或系統模組等代工產品、非最終產品,川普若無差別課稅,最終就是將科技優勢推向對手。

台廠出口多是零組件 非最終產品

IC設計龍頭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日前談及川普關稅時直言,這件事很難做出預測,因為非常複雜,只能一直針對各種假設進行推演,做出相對應的模擬;今年關稅影響應是在可控範圍內,但長期影響難以準確預估。

某晶圓代工廠高層也說,如何界定晶片關稅開徵以及徵收細節,大家都是霧煞煞,只能見招拆招,最近已經有很多客戶為了避免關稅的干擾,提早拉貨;他以台積電為例,出貨的是晶圓,單顆晶片約六、七百美元,後續還得進行封裝與測試,再交給伺服器代工廠,最終的輝達伺服器產品售價高達二、三十萬美元,哪個環節該課稅?課多少稅?最終恐怕是美國自己買單吧。

台積、英業達、鴻海:客戶承擔

事實上,台積電早表明若遇關稅問題,會將額外成本轉嫁客戶,不會自行吸收;而AI伺服器關鍵代工廠的英業達以及鴻海,也表示將由客戶承擔關稅成本。

台廠直言,光以人力成本來看,美國不少州的最低工資為每小時十五美元、約四九○台幣,不僅是台灣的二.六倍,更是東南亞國家的三倍以上;美國能夠長期在AI等科技領域維持優勢,很大功勞是靠著高效且質優的台灣供應鏈,若川普關稅無差別打擊「盟友」,那就是將優勢推向對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