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首度赴美召開今年第一季董事會,市場關注增加赴美投資與關稅議題,並未出現在這次董事會決議中。(法新社檔案照)
業界盛傳美盼台積投資200億美元 協助英特爾改善營運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台積電首度赴美召開今年第一季董事會,昨宣布七決議議案,其中為了擴增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等產能,董事會大手筆核准季度資本預算約一七一億四一四○萬美元(約五六三○億台幣);而市場關注增加赴美投資與關稅議題,並未出現在這次決議中。竹科半導體界盛傳,美國希望台積電投資英特爾二百億美元,且以技術協助英特爾改善營運困境;但傳言有待後續觀察。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晶片課徵關稅,市場預期台積電恐首當其衝,揣測台積電董事會將加碼對美投資,或將二奈米或先進封裝提早移到美國生產;但這次決議議案中,僅核准於不超過一百億美元的額度內,增資百分之百持股、設立於維京群島子公司的TSMC Global,增資目的是降低外匯避險成本。
另台積電董事會決議,為了因應基於市場需求預測、技術開發藍圖所制定的長期產能規劃,核准資本預算約一七一億四一四○萬美元,內容包括建置及升級先進製程、建置及升級先進封裝、成熟及/或特殊製程等產能用途,還有廠房興建及廠務設施工程。
台積電為滿足客戶對5G、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今年資本支出規劃將達三八○至四二○億美元,年增上看四成,將創歷史新高;去年資本支出二九八億美元,略低於原預期的三百億美元。
台積面對川普壓力 「先把台灣做好」
半導體供應鏈指出,台積電二奈米今年下半年才要量產,先進封裝、尤其是CoWoS也是近兩年才出現爆發性的需求,台灣是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主要生產基地,二奈米與先進封裝CoWoS一樣,都要量產順利與拉高良率後,才能夠移到美國生產;因此面對川普壓力,台積電目前策略仍是「先把台灣做好」。
供應鏈業者分析,對台積電而言,先前已加碼在亞利桑那投資三座廠、總投資額六五○億美元,目前第一座廠才剛量產,規模還小,但已面臨「美國半導體製造人才嚴重不足」等難題,調派太多台灣工程人力又會引起當地工會反彈;「半導體要落實美國製造的難度太高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