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需隱憂包括房地產衰退難化解,工總分析,而外國直接投資(FDI)出現斷崖式下跌。(美聯社)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出現斷崖式下跌,去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較二○二三年萎縮二十七.一%,創史上最大跌幅;官方卻強調這是市場結構調整,而非外資撤離。儘管中國官媒試圖淡化外資大減的影響,但分析師指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低迷、政策環境變化和地緣政治風險,外企在中國經營面臨更大挑戰。
去年萎縮27.1% 創史上最大跌幅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國商務部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達五萬九○八○家、年增九.九%;但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卻僅為八二六二.五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三.七兆元),年減二十七.一%,跌幅創下史上最高,凸顯外企在中投資環境的深刻變化。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十日在頭版刊文,試圖抹消外界對外資撤離的擔憂,強調外企正從傳統製造業向高附加價值產業轉型,因此外資減少並非市場失去吸引力,而是「發展階段性變化」的結果。
對於中國官媒否認外資撤離,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受訪表示,《人民日報》的文章不過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下令「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的一環,但數據已揭示外資投資大幅下滑的現實。
美國《新聞週刊》則報導,中國經濟正面臨通縮、國內消費低迷、工業生產放緩、川普關稅等四重威脅。
中國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五%,雖為去年八月以來最大漲幅,卻是因為農曆春節提早來臨,民眾擴大支出影響,而從二○二三年四月開始,中國CPI已連續二十二個月低於一%,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已連續二十八個月出現萎縮,顯示通縮壓力沉重。
此外,自武肺疫情以來,中國一直在因應國內消費疲軟,在房市崩盤後,民眾寧願存錢也不願增加支出;中國去年工業企業獲利下降三.三個百分點,為連續第三年下滑,顯示工業生產放緩。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十%關稅,將進一步衝擊中國的出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