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一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月的五十.一降至四十九.一,不僅創五個月來新低,也跌落五十榮枯線以下的緊縮區間。(法新社資料照)
1月降至49.1%、近5月新低 去年工業利潤率年減3.3%、連3黑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一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月的五十.一降至四十九.一,不僅創五個月來新低,也跌落五十榮枯線以下的緊縮區間;與此同時,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三.三%,是連續第三年下降,凸顯通縮壓力持續傷害企業獲利。
建築PMI大跌 通縮壓力加劇
數據還顯示,中國一月非製造業PMI從上月的五十二.二降至五十.二,其中的建築業商業活動指數四十九.三,較上月銳減三.九個百分點;凱投宏觀分析師黃梓純說,「令人失望的PMI數據,反映決策者在實現可持續的增長復甦上面臨的困境」,尤其建築PMI也下降,「顯示財政支持可能難以抵銷建築活動遭遇的更廣泛壓力」。
路透報導,中國決策者承諾二○二五年進一步推出刺激措施,然而分析師憂心,相關措施仍聚焦於工業升級與基礎建設,而非家庭上,因而加劇製造業的產能過剩,且削弱消費並增加通縮壓力。
北京已承諾優先提振內需,但除了近期擴大的舊換新計畫,以補貼購買汽車、家電等商品外,幾乎沒有其他具體細節,可鼓勵消費者放心支出,來減緩川普關稅對中國製造商的衝擊;去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創近一兆美元新高紀錄,中國製造商將庫存轉移海外,以因應疲軟的內需。
彭博指出,工業企業利潤是衡量製造業、礦業與公用事業財務狀況的指標,影響業者未來幾月的投資決定;而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已連續兩年下跌,二○二四年減二.二%,生產價格的下跌已侵蝕企業利潤與勞工收入。
工業利潤續縮 勞工收入減
二○二四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三.三%,前一年為年減二.三%,減幅擴大。由於中國經濟深陷通縮、消費與投資需求不振,企業財務越來越緊縮;隨著今年中國PPI恐為連續第三年下滑,創十餘年來最長跌勢,企業的資產負債壓力短期不太可能緩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