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兩大車商本田和日產宣布合併成立新公司,以在中國的強大競爭下生存下去。(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彭博分析,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考慮合併的各種原因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國。隨著比亞迪等廠商生產的電動和混合動力車越來越受歡迎,昔日被公認為優質汽車供應商並占據領先地位的日本車商日漸式微,他們當初在中國設廠,以滿足這個全球最大車市原本預期的需求,如今這些工廠產能過剩。
麥格理證券南韓分析師James Hong表示:「本田和日產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失去中國的市占率,我們預計兩公司都將繼續大幅削減產能,以覆蓋他們在中國的一些固定成本負擔。」
截至今年三月的二○二三財年,日產在中國生產七十七萬九七五六輛汽車,僅約近幾年高峰產量的一半。花旗環球市場駐日本分析師吉田有文(Arifumi Yoshida)說,本田已著手實施成本削減計畫,將把全球產能削減五分之一至四百萬輛,在削減掉的一百萬輛產能中,有一半以上來自中國。
市占率直墜 在中減產關廠
本田已在七月表示,將關閉中國的一些工廠,削減產能二十%。本田執行副總裁青山真二(Shinji Aoyama)十一月說,正與當地合作夥伴磋商進一步減產事宜。
整體而言,自二○一八年底日產前董事長高恩(Carlos Ghosn)被捕並免職以來,該公司就陷入動盪,多次管理層變動和過時的產品線,也導致日產市值縮水至約一.六兆日圓(一○二億美元),被擠落為日本第五大汽車製造商,進而成為潛在的收購目標。
而在鴻海就入股一事接觸日產後,日產與本田合併談判的籌備工作似乎加快了。知情人士上週指出,隨著日產與本田磋商潛在合併事宜,鴻海已暫時擱置對日產的興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