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創紀錄 外資近2月拋售中債12.4兆元

2024/11/25 05:30

過去兩個月,外國投資人拋售逾人民幣2700億元的中國債券。(路透資料照)過去兩個月,外國投資人拋售逾人民幣2700億元的中國債券。(路透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過去兩個月,外國投資人拋售逾人民幣二七○○億元的中國債券,平倉了一種受歡迎且利潤豐厚的交易,這種交易是由北京當局為支撐人民幣而促成。

刺激措施 壓縮債券套利空間

去年十一月至今年八月,外國投資人透過向中國機構借入美元,再利用人民幣收益購買中國債券的交易策略,向中國債券市場投入超過一三○○億美元(約四.二兆台幣);借入美元和投資中國債券的報酬率可能上看六%,遠高於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過,北京當局九月底宣布一系列刺激措施,引發中國政府債券遭拋售及人民幣反彈,給大量投入此交易的外國投資人帶來損失。

根據中國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及上海清算所的數據,外國投資人在九月和十月淨拋售二七五八億人民幣(約十二.四兆台幣)的中國債券,大部分是政府債券,包括拋售六二八億人民幣的可轉讓定期存單(NCD),這是許多採用上述交易策略的外國投資人傾向會購買的短期政府票據。野村證券表示,拋售如此大量的NCD,創史上兩月內最大金額。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表示,市場走勢意味交叉貨幣互換利率對外國投資人不再具足夠吸引力。法國巴黎銀行大中華區外匯和利率主管王炬也說,近幾個月來這種交易的收益萎縮。

中國國有銀行從這種交易中受益,因貨幣互換使其能穩定人民幣匯率。但北京當局自九月底以來宣布的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成立兩個貨幣工具來穩定股市,並對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進行債務互換,使得接近九月底的短短三天內,中國十年期政府債券殖利率飆高○.一七個百分點。

王炬指出,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八月以來的干預及財政部增加國債發行量,導致債券價格波動加大,也降低中國債券對外國投資人的吸引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