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去年三月與台灣斷交,當地蝦農原本期待中國會買進更多白蝦,中國卻食言而肥,甚至把收購價開得比成本還低。(示意圖,法新社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宏都拉斯去年三月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當地蝦農原本期待中國會買進更多白蝦,中國卻食言而肥,甚至把收購價開得比成本還低,而宏國蝦農在失去台灣市場後,今年預估出口量降幅將創史上最大,潛在損失高達近四五○○萬美元(約十四.六四億台幣)。
收購價開得比成本還低
《中美洲360》報導,宏國水產養殖協會(Andah)理事長哈維耶(Juan C. Javier)透露,今年宏國白蝦出口量約六○○○萬磅,比去年減少一八九○萬磅,降幅高達二十四%;今年的白蝦出口金額約二.二億美元,比去年減少約四五○○萬美元。
出口降幅將創史上最大
宏國白蝦出口大減的主因在於,對台灣的出口量大幅下降。截至十月三十一日,宏國對台灣出口的白蝦從去年的二二一○萬磅驟減至七四○萬磅。宏國總統卡蕬楚(Xiomara Castro)去年三月與台灣斷交,並終止台宏自由貿易協定,導致宏國出口至台灣的白蝦要被徵收二十%關稅,要進入台灣市場變得更加困難。
喬盧特卡小型白蝦生產商協會會長克魯茲(Wilmer Cruz)對《論壇報》指出:「我們有白蝦存貨,卻沒有市場可銷售產品,中國還趁機壓低價格,把收購價開在不到成本的七十五%。」
另一名小型白蝦生產商曼薩納雷斯(Eugenio Manzanares)也批中國食言而肥,「中國說會購買我們的產品,但最終只買了兩個貨櫃做為樣品,然後就沒有下文。蝦農以為會出口便投入養殖,但中國開出的價格非常低」。
今年十月Andah指出,與中國達成購買二五○個貨櫃的協議未能實現,中國最終只買了兩個貨櫃的白蝦,在山東青島舉行的全球海鮮博覽會上展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