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集》貿易戰續篇

2024/11/13 05:30

●歐陽書劍

挑起美中貿易戰的前美國總統川普回來了。擔任美國總統時的川普會引領怎樣的話題,令人記憶猶新,八年前的往事也歷歷在目;理論上,相關的個人、企業或國家該進該退、該衝該躲應都有跡可循,畢竟又是川普!然而,畢竟又是川普,即將引爆的強度,並不易測,而且還要看外溢效果。

觀察川普新任期對國際經濟的影響,要從川普第一任談起。川普二○一六年十一月首度贏得總統大選,二○一七年上任後發動美中貿易戰,經過談判折衝,不管中國的反制措施,仍自二○一八年起分階段加徵自中國進口之商品的關稅。

美國是世界最大進口國,二○一七年時進口商品達二兆三千多億美元,其中以中國的五千多億美元最多,其次為加拿大及墨西哥各三千億美元左右,而排第四及第五的日、德,則都是一千多億美元;美國從這五個國家進口的商品約一.四兆美元,接近進口總額的六成。過了六年,二○二三年美國的最大進口國換成墨西哥,金額提高至接近五千億美元,而自中國進口商品則減至四千二百多億美元。

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的效果逐漸顯現,但從全球的角度觀察則有不同。川普擔任總統期間,全球貿易總額有增有減,二○一八年接近二十兆美元,其後稍有下滑,二○二○年更遇疫情而衰退,可是其後再增,二○二三年全球商品出口值約二十三.八兆美元,雖較前一年的二十五兆美元,下滑約四.四%,但仍處在高點。中國出口在二○一七年約二.三兆美元,占全球的八分之一,近幾年仍大致維持該比例;不過,二○二三年已增至十四.二%,金額提高至三.四兆美元。

美國對中加徵關稅後,國際貿易仍然成長,並產生貿易與投資的移轉效果,在中國的出口商紛轉至其他國家增設新廠,或是將產能過剩的多餘商品向其他國家傾銷,改變了全球供應鏈結構與經貿樣態。

川普個人意志堅定,第一次競選總統的對外經貿政見,在任期中幾乎都是說到做到,只有執行程度與速度之別而已。不管是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韓國、加拿大、墨西哥重談貿易協議,簽署新的貿易協定,或是對中國加徵關稅或對智慧財產權被侵犯的追究,以及禁止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外人投資美國重要產業等,無一不執行。

這一次川普揚言全面課徵十%關稅,對中國商品則課徵六十%至百分之百的關稅,若切實執行,牽動全球投資與貿易金流、物流移動的效果,將更驚人。

已擔任過四年總統的川普,現在就已經以準總統的身分發揮影響力,未來政策的執行,將會與驚人的發言一樣,都較過去更強烈、更熟稔。在貿易戰中,中國仍是美國的主要目標,但每個國家都無法置身事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