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大國難敵財務壓力 韓電2年7度漲電價

2024/10/26 05:30

國際燃料拖累財務,韓電23日宣布工業電價調漲5.2%到10.2%不等,是韓國二年內第7次漲電價。(彭博資料照)國際燃料拖累財務,韓電23日宣布工業電價調漲5.2%到10.2%不等,是韓國二年內第7次漲電價。(彭博資料照)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新電價十月十六日調整,產業電價最高調漲十四%、民生凍漲。鄰近的韓國核電比重高達三成,也敵不過國際燃料拖累財務,韓電二十三日宣布工業電價調漲五.二%到十.二%不等,是韓國二年內第七次漲電價,且調整方式與台灣相似,均採「漲工業、凍民生」策略,以減輕對民生和物價的影響。

韓國的電業、產業結構都與台灣類似,台灣為單一家企業的台電營運,韓國是韓電,且韓國也是製造業出口導向國家,因此台灣的電價要維持競爭力,可與韓國對比。能源類別部分,台韓都拉高綠能比重,但台灣走向非核,韓國核電比重達三十%,遠高於全球平均的九%。

韓國可說是核電大國,但韓電財務比台電還嚴峻。因吸收國際燃料價格飆升的成本差額,韓電近四年累計虧損達四十三兆韓元(約一兆新台幣),去年光利息費用就高達新台幣一千億元。

韓電史上最嚴峻虧損是烏俄戰爭爆發的二○二二年,大虧新台幣七千五百億元,且這二年不斷調漲電價,財務才稍有緩解,二○二三年第三季虧轉盈,今年上半年獲利達新台幣五八六億元。

不過,韓電本月二十四日起持續上調電價,工業用電價格平均上調九.七%,中小企業上漲五.二%,大型製造業上漲十.二%,民生電價凍漲;調整模式與我國類似,是「漲工業、凍民生」,但台灣版本更細緻,對用電量或產值衰退的產業,實施凍漲或減半調漲的配套措施。

台灣自十六日實施新電價後,產業用電均價為每度四.二七元,低於日本的五.五八元,也低於韓國調價前的四.六五元,而韓國因持續調漲工業電價,台灣在電價方面仍具競爭優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