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風電國產化3-1期維持、3-2期鬆綁 下游供應鏈喊讚

2024/10/06 05:30

新光鋼董事長粟明德。(記者林菁樺攝)新光鋼董事長粟明德。(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國內離岸風電因國產化規定遭歐盟狀告WTO(世界貿易組織)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引起國內產業議論紛紛,經濟部除了找業者開會,日前緊急宣布區塊開發三之一期可維持、三之二期採個案審查鬆綁。對此,下游供應鏈業者之一的前端離岸風電設備製造拍手叫好,因業界整體投資近三千億元,要搶攻三兆元的周邊商機,若政策回溯轉彎,將打亂人才培育、訂單及擴廠等計畫。

台供鏈投資3千億

憂打亂育才、接單、擴廠計畫

經濟部因風電國產化議題組團赴歐諮商,上月底緊急找開發商開會,被業界稱為「九二三之亂」,原傳出區塊開發三之一期風場有機會鬆綁,但官方已澄清,三之一期風場並非台歐盟諮商範疇,相關政策並未改變;至於三之二期風場則有三種不可歸責樣態,經濟部將採「通案原則、個案審查」方式辦理。

新光鋼看好國內離岸風電發展,成立子公司前端離岸風電,主要從事焊接鋼管製造。新光鋼董事長粟明德表示,不僅新光鋼,國內還有中鋼、世紀鋼、華新麗華等投資水下基礎、海底電纜等相關領域,業界願意投資高達三千億元,是因為離岸風電到二○三五年約有十五GW併網量,估有三兆元商機。

但近期因國產化紛擾,前端離岸風電手上只能先生產通霄火力電廠大尺寸水管,所幸三之一期渢妙風場的開發商CIP已發出開工通知給世紀集團,該公司也會承接相關焊接工程,訂單不至落空。

粟明德也分享,台灣投入國產化是從零開始,不像其他國家原本有相關經驗,可較快銜接,而焊接人才更是從白紙開始培養,國產化若緊急轉彎,不僅擔心訂單,也會讓從業人員對前景出現疑慮,未來擴廠計畫也要有穩健訂單支撐,前端離岸風電運作順暢後才有機會轉上市櫃。

他強調,國產化不是不能鬆綁,但需要給業者時間緩衝,未來三之三期朝向彈性放寬,業界已具備競爭力,也不怕與外國業者競爭。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