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寒流襲中 電動車也將不支

2024/09/17 05:30

中國經濟寒流的骨牌效應,下一輪可能殃及新能源汽車和資產安全。(彭博)中國經濟寒流的骨牌效應,下一輪可能殃及新能源汽車和資產安全。(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經濟面臨寒流,從幾年前的房地產市場崩盤、出口導向企業的倒閉和外遷,到實體零售服務業的凋零;分析師認為,下一波骨牌效應可能殃及新能源汽車和資產安全。

在中國經濟寒流的骨牌效應下,消費者不敢買房子,那些在房價高檔時進場的屋奴,歷經多年來繳交房貸後,卻發現房子已變成負資產。多家電商財報也顯示,消費者不是減少購買、就是停止購買;其中,阿里巴巴第二季財報不如市場預期,京東僅微幅成長,拼多多股價暴跌,市值蒸發約五五○億美元。

分析師指出,中國經濟寒流的骨牌效應,下一輪可能殃及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和資產安全。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表示,北京當局的補貼政策推動了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導致上百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爭先恐後設廠投產,但即使在補貼的情況下,很多公司也是虧損嚴重,如果沒有補貼,這些公司可能就撐不下去,但一直補貼,中國政府也受不了,因此接下來電動車產業可能出現倒閉和併購潮。

謝田指出,中國的汽車產業、尤其是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產業,目前在全世界遭到封鎖、圍堵,可能出現大規模裁員。

美國馬里蘭州「資訊與戰略研究所」學者李恆青說,中國民眾的資產集中在房子和銀行兩個部分,隨著房價持續暴跌、且看不見底部,因此這個資產就沒了;而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都與銀行密切相關,隨著房價暴跌,變成負資產,這些開發商也把銀行全都拉成負資產。

李恆青指出,中國接下來可能出現大規模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導致這些銀行一個個垮掉,儘管中國的銀行給每個帳戶最高五十萬人民幣的存款保險,但一旦銀行倒閉、進入破產程序,中國政府肯定不會賠,因為賠不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