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七成是離職員工檢舉 老闆無奈

2007/11/08 06:00

記者王珮華/專題報導

台灣商業軟體聯盟(BSA)最近將查緝盜版的觸角伸向工業區,讓國內製造業老闆在全力拚外銷業績之際,也對自家資訊管理小心翼翼,尤其不敢得罪公司資訊管理人員。

根據BSA統計,離職員工檢舉老東家的案例,約佔檢舉件數的七成,企業老闆要不選擇對員工再好一點,不然就得完全杜絕公司使用盜版軟體。

BSA表示,該聯盟所取得的查緝案例全數來自民眾檢舉,其中,員工檢舉老闆佔最多數,至於被檢舉的企業,可能會把使用盜版的責任推給員工,因此,在職檢舉者負擔了很大的風險,離職後再檢舉較無包袱,即離職員工成為主要檢舉來源。

BSA:會先查證

接獲檢舉後,BSA會先和檢舉人聯繫,做必要的查證,根據檢舉人的職務內容來判斷可信度高不高,之後再配合檢警蒐證;有些軟體須向原廠註冊,取得註冊碼才能使用,若原廠處沒有這個客戶的名單,很明顯就是未經授權的產品;若證據相當確定,就會向法官聲請搜索票,一般從蒐證到搜索票下來,平均約兩個月。

一家曾遭搜索的知名企業表示,BSA會同檢警搜索前,未與企業管理階層溝通,「北部公司就找南部檢察單位搜索,連媒體也一起帶來,地方記者對企業不熟,很自然地把檢警與商軟聯盟說法照單全收」;搜索票固然讓檢警取得搜索權,但只有檢警可進入搜索,BSA與媒體也進入公司,「老實說,這是很有問題的」。

企業:被當小偷

該企業埋怨指出,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不會蓄意使用盜版軟體,但BSA處理模式令人無法認同,「不管企業是不是蓄意,在查緝時都一副想要抄家滅族的樣子,企業被當成是小偷;等到BSA派員來談判和解時,又換上另外一副商人的嘴臉,令人不敢苟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