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國商會發布調查顯示,美中緊張、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正在削弱美企對中國的信心,其對未來五年前景樂觀情緒跌至歷史最低。(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上海美國商會週四發布年度調查顯示,政治緊張局勢、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加上中國國內的激烈競爭,正在削弱美國企業對中國的信心,他們對中國未來五年前景的樂觀情緒跌至歷史最低。
僅47%對未來5年抱持樂觀 去年獲利也創紀錄最低
這項針對三○六家美企的調查顯示,僅四十七%對未來五年在中業務的前景持樂觀態度,比去年下降了五個百分點,創一九九九年開始這項調查以來最低;調查也發現,去年在中國有獲利的美企創紀錄最低,占受調查美企的六十六%。
上海美國商會主席高安博(Allan Gabor)表示,美企獲利下降的趨勢是由多種因素造成,「包括中國內需疲弱、通縮的影響,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會員企業對地緣政治的看法和擔憂,這涉及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和營運計畫,以及如何擬定未來在中國的業務計畫」。
去年美對中FDI 年減14%
根據美國國務院數據,去年美國對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金額年減十四%至一六三○億美元。
地緣政治仍是多數在中美企所面臨的首要挑戰,尤其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未來關係的不確定性正在升高;美國政府預計很快會就拜登總統今年稍早宣布,將對中國多項進口產品課徵更高關稅做出最後決定。拜登政府先前宣布將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課徵一○○%關稅,對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徵收五十%關稅,對鋰電池、鋼鋁產品和起重機課徵二十五%關稅,原本預定八月一日生效,但已兩度延後實施。
4成考慮投資轉移至東南亞
在上海美國商會年度調查中,六十六%的受訪美企將美中關係視為最大挑戰;七十%認為美中關係是中國經濟成長面臨的最大挑戰;六十%認為北京當局偏袒本地企業;四十%正在重新或打算重新調整原本計畫投入中國的投資,主要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比例與去年調查結果相同,但高於二○二二年的三十四%。
中國歐盟商會日前在政策建議書中也說,由於在中經商挑戰已超過投資收益,歐企在中投資意願降低,並正對其在中業務進行嚴格審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