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嚴峻,致使開發商購地意願低落,衝擊地方財政。(路透)(記者魏國金攝)
根據最新我國上市櫃公司投資中國情況,今年上半年「累計收益匯回」占比高達32.75%,創史上同期最高紀錄;為何出現這樣情況?主因當然是中國當地經濟風險不斷攀升,讓上市櫃公司高度疑慮,逐步將資金從中國市場匯回台灣,而非像過去留在當地滾動投資。
觀察台灣與中國雙方投資經貿動向,上市(櫃)公司赴中國投資收益累積匯回金額及比重,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第2季止,上市、上櫃公司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分別為8,365億元及833億元,合計9,198億元,金額已刷新史上同期最高紀錄;若看累積原始投資金額的占比,也就是把「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除以「累計原始投資金額」,比例首次突破32%大關,來到32.75%,亦是新高紀錄。
若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市、上櫃公司截至去年6月底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合計為7646億元,占累積原始投資金比重為28.07%,顯示今年已經出現大規模的「資金板塊移動」。
表面上來看,上市櫃的說法多半為配合集團資金規劃策略,所以把中國市場的盈餘、現金股利、出售股權等收益匯回,也就是經營策略;但實際上,金融業者也透露,台灣企業從中國市場把資金抽走匯回,等於是回到台灣市場重新布局,這絕對是一個重大的變遷!
台商也許因人在屋簷下、不得不閉嘴,但資金移動最老實,哪邊能賺錢 資金就往那邊流,中國市場既然風險攀升,導致台商業者資金加速匯回,未來幾年,金融業者應該要好好把握這股回台的資金潮。
(王孟倫)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