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崩跌+資本外逃 北京政策救市一場空

2024/09/06 05:30

野村證券分析指出,中國七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歷史次低,顯示在資產價格下跌、微幅薪資成長、資本外流等情況下,中國當局今年以來推出的短期支持性措施效果有限。(路透檔案照)野村證券分析指出,中國七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歷史次低,顯示在資產價格下跌、微幅薪資成長、資本外流等情況下,中國當局今年以來推出的短期支持性措施效果有限。(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野村證券分析指出,中國七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歷史次低,顯示在資產價格下跌、微幅薪資成長、資本外流等情況下,中國當局今年以來推出的短期支持性措施效果有限。

中國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創次低

野村證券表示,中國七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八十六,低於六月的八十六.二,逼近二○二二年十一月COVID-19疫情大流行期間所創下的最低紀錄八十五.五。

野村證券經濟學家指出:「為了真正恢復消費者信心,我們認為北京當局需要實施更大膽和更有效的刺激措施,以解決房地產部門的真正問題。」該指數以零到二百的範圍衡量消費者信心,一百代表中性,二○二一年二月達一二七,創歷史最高紀錄;該指數是以中國國家統計局針對十五省、六四八○名消費者進行的每月調查為基礎。

野村證券指出:「消費持續疲軟可能肇因房市股市下跌,加上微幅薪資成長,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引發的資本外流。」野村證券引述貝殼研究院在二十五大城市的研究指出,中國成屋價格從二○二一年高點已下跌三十%,「根本原因還是在房市,房價持續下跌正嚴重傷害家庭資產負債表」。

中國消費者已變得更加節儉,擔心薪資成長和就業安全的前景,因許多公司正在裁員,以保持獲利和競爭力。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指出,今年至五月,中國淨資本外流金額達一三九○億美元(四.四六兆台幣),金額創七年最大。野村也說,中國消費成長仍低於疫情之前,非食品通膨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抑制,「符合我們對所謂被壓抑的需求、疫情後將會釋放的悲觀看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