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投資趨勢〉瞄準醫療趨勢力 掌握預防醫學與產業創新機會

2024/08/26 05:30

美國各年齡層相對應的醫療費用占比美國各年齡層相對應的醫療費用占比

■江宜虔

自疫情之後,醫療產業話題火燙,先是疫苗商機,再到近年爆紅的減肥藥風行全球。如今全球步入高齡化,各國對於醫療的需求有增無減,特別是已開發國家最大宗的醫療支出增加項目,來自於慢性病的醫療費用,近年隨著民眾對於預防醫學、長壽學的認識日益普及,預防性治療需求大增,加上醫療產業紛紛加緊腳步結合AI科技,讓影像檢測儀器、基因檢測工具、新型態醫療器材等創新商機日益蓬勃,越來越多醫藥大廠競相投入這塊高速成長的藍海市場。

遵循自然循環的法則,人進入高齡階段後,來自年輕時生活型態的累積將以疾病方式呈現,且各種疾病發生機率呈現等比級數增加,不過在55歲以前,即使身體受損逐漸形成,這個階段對醫療的需求仍是如何在疾病形成之前,能預防未來可能產生的各種疾病,因此許多醫療產業開始更專注於人體老化過程疾病的預防,而不僅限於疾病發生後的治療。

檢測、醫療器材發展 藍海市場快速成長

以癌症檢測為例,早期檢測可以大幅提高癌症患者存活率,例如大腸癌在癌症一期檢驗出來的患者,5年存活率高達90%,然而在第四期才檢驗出來的病患,5年存活率僅剩下10%。因此,目前針對癌症的液態活體檢測公司受到矚目,根據TD Cowen估計,美國液態活體檢測市場規模將快速成長至300億美元至1,300億美元。

另外其他可降低疾病發生機率,或延緩疾病惡化的方式也受到市場歡迎,像是藉由偵測生物標記非編碼microRNAs濃度,可以預測心肌梗塞發生的機率,進而達到預防治療的效果,針對阿茲海默症患者可提早使用藥物,延緩腦部惡化速度。

除了檢測的進步,醫療器材的發展也日新月異,更貼近預防醫學的需求。以骨科來說,預估在2030年以前,美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量將大幅增加174%至57.2萬件,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量將暴增673%至348萬件。隨著手術量需求的增加,任何創新技術、新式醫療器材能有效縮短手術時程、降低侵入性,或延長人造骨骼使用年限,都有助於提升醫療效果,節省醫療成本。

藥品推陳出新 帶動藥廠獲利成長

全球高齡化趨勢有增無減,人均醫療支出呈現雙位數成長,以美國為例,目前美國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占比為18%,但65歲以上人口的醫療支出占比卻達到37%,而8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醫療支出甚至是65歲至74歲人口的3倍之多。展望目前醫療產業高速發展的新興療法、先進醫材、創新藥品等正改善人類的生活,不僅帶動預防醫學快速興起,過去所謂的重症,如今已可以和平共處,像是癌症、糖尿病、肥胖症、罕病、腦部疾病等藥品推陳出新,進一步帶動藥廠龍頭獲利成長起飛。

醫療產業溫和上揚 未來表現可望更強勢

至於今年以來,美股多頭列車主要受惠於科技類股強勁帶動,一度創造15%至20%的漲幅,醫療產業則呈現溫和上揚走勢,預料在題材面、獲利面、資金面等皆到位的情況下,具有成長與價值題材、且尚未出現較大漲幅的醫療類股,可望展現更強勢的表現契機。(作者為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