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師」引導台灣民眾下載Monica AI App。(取自官方網頁)
數發部︰將加強宣導資安意識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來自中國的Monica AI開發出「吐槽大師」功能,趣味的行銷手法讓台灣用戶不設防,進一步下載App。針對這類有疑慮的AI服務,台灣該如何應對,再度引發「危害國家資安產品」清單是否應公開的討論,數位發展部則表示將加強宣導資安意識。
中國近年通過「國家安全法」、「網路安全法」,讓外界擔心在北京當局提出國安審查要求時,中國公司不得不配合交出外國用戶的數據。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指出,「當中國企業可以取得大量台灣個資時,中國政府一定會要求公司把資料交出來」,很多中國AI企業會包裝成看起來不像中國的公司,讓一般民眾難以判斷,因此他建議政府定期公布「危害國家資安產品」清單,讓民眾查詢使用的產品或服務是否在清單內。
清單曝光 恐改名、洗產地規避限制
為了防止公部門被駭侵,數位發展部多年前已訂定「危害國家資安產品」清單,包含許多中國製的資通訊產品,依法禁止公務設備使用,不過該產品清單並未公開,只有數發部可以查看完整名單,主要是擔心一旦清單曝光,中國產品就可透過改名或「洗產地」來規避限制。
數發部次長林宜敬表示,AI的資安和言論自由議題十分棘手,連美國也經歷數年辯論,而台灣身為民主自由國家,政府不該像威權國家一樣過度管制。因此,除非有明確的證據足以證明一產品有資安問題,例如未經同意錄音、打開相機等等,否則政府不能輕易禁用。
至於危害資安產品清單是否要公開?林宜敬回應,光是如何認定就很有爭議,因為現在軟體和硬體系統都十分複雜,無法用單一、簡單的標準認定是否有資安問題,若公開清單,勢必會引發民間企業強烈反彈;但數發部會加強宣導資安意識,協助民眾減少使用有疑慮的資通產品。
沈伯洋也坦言,由政府認定一個產品是否具有中資,等同政府介入商業行為,容易產生爭議,因此需要修法,讓法律授權政府公開這份清單,讓人民能夠了解有問題的產品。至於是否要使用是人民的自由,不會有強制力,就像政府也會公布國外旅遊警示,告訴大家哪些國家有風險,但只是參考性質。
小檔案》Monica AI創辦人 曾獲騰訊等注資
根據官方說明,Monica AI是整合ChatGPT、Claude、Gemini等主流大語言模型,針對台灣用戶打造的一站式AI助理,功能包含聊天、製圖、翻譯、寫作、搜尋、摘要PDF等,服務形式是瀏覽器擴充或App,標榜訂閱費比主流模型更便宜。
Monica AI創辦人來自中國,為年僅30歲左右、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學院的肖弘。該學院的微信公眾號指出,肖弘2015年畢業後創立「夜鶯科技」,獲得來自騰訊等機構注資,近年他另創立「蝴蝶效應」公司、推出Monica AI,積極出海推向全球市場,目前累積用戶數至少400萬人。(記者徐子苓)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