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加徵中國進口電動車反補貼關稅,其中以中國上汽集團將加徵37.6%關稅最高。(法新社)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商務部針對歐盟加徵中國電動車反補貼關稅,九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告訴,加劇雙方貿易關係緊張;歐盟執委會強調,其對中國電動車展開的反補貼調查,以及隨後實施的反制措施,有信心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且歐盟將持續進行相關調查。
歐盟:有信心符合WTO規則
七月時歐盟對中國製進口電動車在現有十%關稅基礎上,再加徵最高三十七.六%臨時性關稅,以保護歐洲電動車產業;歐、中雙方隨後展開數度磋商,但談判未有成果,北京揚言對歐盟農民與飛機製造商展開報復,並對法國烈酒業啟動反傾銷調查。
中國九日將該案訴諸世貿爭端解決機制;中國商務部稱,歐盟關稅措施「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中方敦促歐盟立即糾正錯誤作法,共同維護中歐經貿合作和電動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由二十七國組成的歐盟執委會表示,歐盟正仔細研究北京向世貿提出訴訟的細節,並將依據世貿程序,適時向中國當局做出回應;歐盟發言人說,「執委會對中國電動車的調查及臨時性措施,與世貿規則的相容性深具信心」。
他補充,訴諸世貿爭端機制的請求,並不影響反補貼調查時間表,該調查仍將繼續進行;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的臨時性關稅最長為期四個月,歐盟必須在十月底前完成調查,以決定是否成為永久懲罰性關稅。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教授高樹超(Henry Gao)說,目前世貿爭端解決機制的效能有限,可能至少耗費二年才會做出裁定,即使中國最終勝訴,其電動車將難以重拾流失的市占率。依據歐盟反補貼關稅措施,中國上汽集團將加徵三十七.六%關稅,Volvo母公司吉利汽車與比亞迪分別加徵十九.九%、十七.四%關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