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族群最大的原罪,就是股價漲太多了。(資料照)
■陳永吉
近期全球股市崩跌,最大的震央來自於AI概念股,上半年在股市獨領風騷的AI概念股,難道真是泡沫一場?
在討論AI是不是泡沫時,先來了解這波AI股為何會重挫?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7月下旬公布財報及財測,資本支出明顯增加9成,用於雲端業務及AI相關投資,但投資人開始擔心這樣大筆的投資到底何時才能開始變現回收?
接著國內封測大廠日月光(3711)同樣也是增加資本支出,但第三季展望明顯不如預期,於是開始有國內法人對於AI股前景產生疑慮,認為AI模型商和應用商還找不到穩定賺錢的商業模式,恐將影響未來成長,分別調降台積電(2330)等半導體公司的目標價。
然後AI指標股輝達,7月中先是法國啟動反壟斷調查,上週也傳出美國也盯上輝達壟斷問題,而最新的利空則是輝達下一代AI晶片被傳出有問題,恐怕導致延後3個月才能出貨給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總之,AI股林林總總利空一大堆,但股市下跌時為下跌才找理由,也不是新鮮事。
AI族群最大的原罪,就是股價漲太多了,「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向來應驗在每檔個股上,即便未來前景可期,但在可知的未來仍無法看到實際落實在財報上時,股市一有風吹草動,當然成為箭靶,更何況許多AI股相關的AI營收今年占比不到10%,但股價動輒以倍數上漲,如今修正個2~3成也是合理。
AI族群是未來科技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這無庸置疑,股價經過這番回檔修正,只要適當的整理、籌碼沈澱,以後應該還是主流無誤,只是投資人能不能熬過這痛苦的下跌整理期,會是再翻身的關鍵。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