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證期局表示,「主動式ETF」是採取「全透明」揭露,全市場都可同時知道成分股,應無「跟單」疑慮。(記者王孟倫攝)
主動式ETF 採取「全透明」揭露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研議多日的「主動式」及「多資產」ETF,昨天終於拍板並公布明年正式上路。金管會表示,主動式ETF是採取「全透明」揭露,全市場都可同時知道成分股,應無「跟單」疑慮;至於多資產ETF將放寬指數成分證券標的,民眾未來可以同時投資股票及債券。
多資產ETF 將放寬指數成分證券標的
國內目前共有17家投信業者發行ETF,據了解,至少多達15家業者有興趣發行主動式ETF商品;投信業者預估,以目前ETF熱度來看,預期明年正式上路後,至少可以募集到2千億元。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表示,金管會將打造具有台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從人、金流、參與機構及商品四大面向著手規劃相關措施。其中,商品是以鬆綁法規、開放多元化金融商品為方向,金管會與證交所、櫃買中心及投信投顧公會共同擬定開放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作為落實商品多元化。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主動式ETF是由基金經理人依照投資目標與投資策略主動建構投資組合,並進行操作調整;相較之下,現行的被動式ETF,則是透過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兩者截然不同。
考量國內首次引進主動式ETF,高晶萍說,初期開放主動式股票ETF及主動式債券ETF,投資組合採「全透明」方式,每日向市場公告ETF實際投資組合(前一日),且不強制要求須有績效參考指標。
全透明恐致「跟單」? 金管會:對投資人皆公平
不過,外界擔心主動式ETF因採取全透明揭露,是否會出現「跟單」問題,造成股市波動或其他亂象?高晶萍回應,主動式ETF的每日揭露,是指今日開盤前,就知道昨天所有的投資組合比重,等於整個市場都知道成分股,對投資人都是公平的。
其次,我國追蹤指數之被動式ETF市場近年來快速成長,投資人對於指數成分為股票或債券之ETF已相當熟悉,先開放固定比例股債平衡型被動式ETF商品,後續視實際發展狀況,再循序漸進開放其他多資產ETF。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