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公布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6項分項指標中,投資股票時機下降。(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公布七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為七十五.三六點,較上月顯著上升二.六七點,創下近三年新高。
本次調查中,六項分項指標有四項上升,包含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性財貨持平;投資股票時機則下降。而從絕對水準來看,只有購買耐久性財貨指標偏向樂觀,其他五項皆偏向悲觀。
其中,上升最多的分項指標是「物價水準」,為三十八.四一點,月增五.九三點,創二○二一年十一月以來新高。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這可能和股市、房市熱絡有關,在所得增加的情況下,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感受較淡。
唯一下降的「投資股票時機」為五十六.五六點,月減一.八二點。儘管今年AI(人工智慧)商機帶動台灣出口成長,但吳大任擔憂,有些廠商在AI領域進行許多投資,如果沒辦法創造更多營收,基本面就會出現問題;現在AI產品主要還是賣給企業,尚未延伸到終端消費者,因此廠商對AI的投資和創造出的營收不成比例,AI到底能否讓企業賺到錢,還有待觀察。
他指出,雖然AI PC已問世,但技術不見得成熟,且價格很高,消費者還是有所遲疑,未來若相關廠商營收不如預期,股價恐會開始修正,這可能也是台灣下半年要留意的風險,萬一出現反轉,台灣出口就會面臨很大的挑戰。
他還提醒,調查期間未涵蓋凱米颱風來襲、股市重挫,無法完全反映這些重大事件的影響,颱風導致中南部嚴重水災,料將衝擊蔬菜水果的生產,進一步帶動外食價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