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常見詐騙態樣有5種。(路透)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金融總會在最新針對強化金融機構防詐報告中,彙整銀行業、證券期貨與保險業的詐騙常見態樣供民眾參考;其中,銀行業部分,有電話及簡訊、Email、網頁與社群媒體帳號、業務、匯款詐騙五種。
銀行業常見電話詐騙,通常是詐騙集團入侵盜取被害人的個資及交易資料,再竄改來電號碼,以協助被害人處理特定事件為由,誘騙操作網路銀行、行動銀行、ATM或輸入信用卡卡號及認證碼。
詐騙集團也會偽冒銀行名義發送釣魚簡訊或郵件,例如「○○銀行通知,由於網路銀行系統升級,請用戶盡速驗證恢復使用權」等,要求客戶點擊假冒的網址進行身分驗證;另,民眾若收到手機簡訊、社群帳號貼文稱是銀行貸款部門,可提供高額度、低利借貸、免附財力就可申辦貸款,也要小心是詐騙。
還有利用假帳號在社群網站廣發例如速食店優惠餐券、國外票券、交通儲值、遊戲點數等內容的一頁式廣告,造成民眾根據頁面指示下單盜刷事件;或是假冒金管會、法院執行處、銀行等致電民眾,使用語音方式引導被害人轉接客服人員,並以凍結帳戶、身分遭冒用或涉及洗錢及其他刑事案件為由,轉接假警察製作筆錄,且強調偵查不公開,再要求被害人至超商收取傳真或以LINE傳送法院偽造公文,取信被害人後誘導將款項匯款至特定帳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