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台商總會會長何俊炘表示,印度有3億人口,中小企業只要深入經營,利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
印度台商總會會長何俊炘觀察,10年前的印度人口雖然眾多,但是消費力相對有限,該國目前的中產階級人口數大約為1億人,可能在2030年成長到3億人,是其內需市場得以擴張的重要推動力,同時也有利於帶動台商在當地的發展機會,現在部分大型企業在區域製造戰略版圖的考量下進駐設廠,但若以獲利程度來看,反而是中小企業的利基點較為顯著。只要深入經營,「利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印度中產階級人口1億 中小企業獲利較高
何俊炘說,有別於中國的經濟本位主義,台商西進可以仰賴資本得到大量勞力,甚至是換取環境方面的機會成本;而印度政府現在追求的是與外商企業共生共榮,不是純粹的「made in India(印度製造)」再加工出口,而是「make in India(製造印度化)」,也就是印度也要學習技術,並向其國內市場提供相同品質的產品與服務,同時保護勞工與環境。
何俊炘強調,印度發展速度雖然與中國有所差異,但是幾乎每年皆穩定保持8%左右的經濟成長率,未來可望走得更久、更遠,而印度總理莫迪又是個極度聰明的政治家,靠著佔有全球六分之一人口的龐大勞動力與內需市場,並祭出靈活的政治手腕,在國際政策方面以印度利益為主要考量,「你不要說自己有錢,也不要說我窮,歡迎大家來投資」。
印度補強基礎設施 台商可關注標案市場
何俊炘現在同時為印度太思科技董事長,看準印度的現代化基礎設施水準與先進國家仍有一段距離,因此向該國市場導入類似於台灣悠遊卡的電子支付設備與服務系統,成功開創藍海市場,目前除了金融借貸,「其他銀行能做的事情,我們都能做」。而印度政府現正聚焦公路GPS收費系統,涉及當地9,400萬輛汽車感測、辨識商機,也有不少銷售時點情報系統(POS)生意機會,呼籲台商可關注印度標案市場。
先占穩印度地盤 避免印商打對台
何俊炘提醒,在莫迪政策發酵下,台商在印度必須做好長期耕耘的相關規劃,且注意宗教文化、生活習慣方面的差異,應當收起「印度很落後」的刻板印象,把握能夠參與其市場發展的大好時機,「印度的崛起沒辦法被忽視,如果不來占地盤,將來印度的產品就會用6折價格打你的歐美市場,會對台灣產業的生態與競爭力造成深遠影響,這是台商需要深思之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