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拖累 上半年港股下市規模超車上市

2024/07/20 05:30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衝擊在港上市企業。上半年港股有14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市、規模85億美元。(中央社資料照)中國經濟持續低迷,衝擊在港上市企業。上半年港股有14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市、規模85億美元。(中央社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受到中國持續低迷的經濟影響,衝擊許多在香港上市企業。Dealogic數據顯示,截至六月底,有十四家在港上市公司宣布今年上半年將進行下市,已完成相關流程的交易規模八十五億美元,遠高於同期間三十家企業首度公開募股(IPO)集資十七億美元的規模。

上半年14家退市、規模85億美元 同期30家IPO僅17億美元

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八家在港上市企業的私有化交易金額達三十八億美元,是去年同期下市交易總額近四十五%;除了私有化,其他下市形式包括企業被政府機構收購,或企業因公司重組而被收購。報導說,這些公司包括中國、香港企業及法國頂級保養品牌歐舒丹(L’Occitane)。

國際律師事務所霍金路偉(Hogan Lovells)大中華區私募股權主管湯師淳說,「中國大環境正在調整,然而基本上你的業務在中國,股價的表現實際上取決於中國市場的業務是否進展良好」。

報導說,中國經濟每況愈下,港商建溢集團感受最深,該集團原本生產玩具,之後涉足中國房地產與製造業,生產與銷售機器人電子產品、醫療健康用品,最新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三月的過去一年,其中國業務首見虧損。

四月十八日該集團宣布達成一四○○萬美元私有化交易,當日集團股價大漲至○.六七港元。建溢指出,交易流動性低迷,每日成交量僅為過去兩年流通股的○.○四九二%,每股淨資產較一年前大幅折價七十二.八%至八十七.二%之間,這是接受私有化下市要約的兩個理由,第三個理由則是疲軟的業務。該公司年度財報說,公司前景不佳,「在一個持續惡化的總體經濟環境下,不可能期待快速復甦」。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