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逾三成資產放款房產 中銀行業瀕臨崩潰

2024/07/13 05:30

美避險基金警告,中國銀行業超過三分之一資產放款給中國香港房地產,中國銀行體系恐瀕臨崩潰。圖為浙江杭州一處大型建案。(法新社檔案照)美避險基金警告,中國銀行業超過三分之一資產放款給中國香港房地產,中國銀行體系恐瀕臨崩潰。圖為浙江杭州一處大型建案。(法新社檔案照)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美國避險基金海曼資本創辦人巴斯(Kyle Bass)近日在其社群平台X上警告,中國銀行體系正瀕臨崩潰,因銀行體系資產占中國GDP(國內生產毛額)三四○%,美國僅是一倍,且其中超過三分之一資產放款給中國與香港的房地產部門,而中港房地產規模已縮水三十%至五十%,中國整體銀行體系恐資不抵債。

經濟學人近期一篇文章也指出,中國小型銀行現正面臨曾困擾美國銀行多年的「儲貸危機」(S&L Crisis);始於一九八○年代中期的該危機,因貸款成長飆升、風險管控不力以及房市低迷,導致美國超過一千家小型貸款機構倒閉或合併。

一週內40家小銀行「被消失」

這篇標題「為何中國的銀行正消失」文章指出,中國現似乎重演美國的儲貸危機,在六月二十四日為止的一週,中國有多達四十家銀行因被併入較大銀行而消失,即使是儲貸危機最嚴峻時,美國的貸款機構也沒有以如此快的速度消失。

該文說,中國各地農村約有三八○○家小型銀行,資產約五十五兆人民幣,占銀行系統總資產的十三%,但長期管理不善,累積龐大不良貸款,許多是借貸給地產開發商與地方政府,因此曝險於中國的房地產危機;近幾年一些銀行揭露,帳目中有四十%是不良貸款,相關銀行已威脅社會穩定,而「維穩」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在意的事。

中國解決危機的主要方式是資本重組。地方政府發行特殊債券,用於紓困銀行等多種目的,自二○二○年十二月至今年五月,中國遼寧省將十七%特殊目的債券資金挹注銀行,最近消失的四十家小型銀行中有三十六家就在遼寧。

但批評者認為,此舉只不過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因將數十家資產不良銀行結合起來,只會創造規模更大的不良銀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