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管會鼓勵壽險投資公建 先解決3關卡

2024/06/18 05:30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上任將滿一個月。 (記者塗建榮攝)

〔記者吳欣恬、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將公布差異化管理措施,提供符合門檻的保險業者,在十五年接軌過渡期間投資政策性公建,可繼續適用一.二八%風險係數。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表示,鼓勵壽險業者投資公建,有三個關卡要解決,包括案源、條件和方法。

符合者得續適用1.28%風險係數

彭金隆透露,保險局昨邀請六大壽險公司討論公建投資,他向壽險業傳達,政府非常有誠意地希望解決這個問題,但有三個關卡要解決,包括案源、條件和方法。首先要有案源,過去案源最常見的是具收費性質的公共建設,例如國道、機場及港口;再來就是地上權BOT、綠能產業投資,以及長照、社宅等。

第二個要看條件,要突破傳統公建以編列預算或政府舉債的方式,比由壽險業投資簡單很多,還要考量投資報酬率能不能滿足壽險資金的需求。最後,要採用何種方式?證券化、債券、直投還是用BOT?每個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未來政府會針對這些一一解決。

彭金隆指出,目前考慮先找實驗型的個案,讓外界看到可能性,確定可行後,再來做社會說服。這牽涉到各部會,還有各利害關係人,以及成果是否具吸引力;這部分也與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相關,也就是希望台灣的財富能在台灣被管理,或是投資台灣。

他說,大的東西要一次全面改變很困難,但一定要先走出一小步,讓人家看這是做得到的,然後繼續朝這個方向來走。

對於壽險業,彭金隆表示,最優先的是處理外匯降格準備金制度;第二則是針對接軌IFRS十七進行盤點,務必讓各家壽險業都能順利採行;再來是針對「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協助壽險業順利在二○二六年能開始往新的資本制度前進。

擬加大外匯價格準備金提存上限

至於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的方向,會加大外匯價格準備金提存的上限,加大準備金可以沖抵的範圍,讓保險公司自己選擇,可否用更低的避險比率,節省下來的避險成本直接充實資本,採用自我保險的方式,讓保險公司藉此達到抑制外匯的波動,目前還在進行詳細的計算、訂定確切數值,將會很快公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