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半導體海外布局〉AI訂單接不完 台積電部署美日歐

2024/06/17 05:30

台積電近幾年前往美國、日本與德國設廠,但是面臨成本增加、異國管理難度高、人才不足等挑戰。圖為台積電熊本廠。
(記者洪友芳攝)台積電近幾年前往美國、日本與德國設廠,但是面臨成本增加、異國管理難度高、人才不足等挑戰。圖為台積電熊本廠。 (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近幾年啟動海外投資,前往美國、日本與德國設廠,布局不只「「台灣加一(Taiwan+1)」。但台積電大舉往外擴張的同時,也面臨成本增加、異國管理難度高、人才不足等挑戰。

美國廠過程波折橫生 將增為三座廠

美中科技戰掀起全球走向晶片自主供應,迫使台積電於2020年中決定赴美投資設廠,擇定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12吋晶圓廠。但建廠時程延宕、勞工爭議、補助遲遲沒有下文等過程波折橫生,引起國際關注。

到今年4月間,台積電才獲得美國政府66億美元補助後,但也加碼投資美國至650億美元以上,比初期的120億美元增加逾4倍,並從建一座廠增為三座廠。

台積電在美國第一座廠採4奈米製程切入,在今年4月終於開始試產,預計2025年上半年開始量產;第二座廠已規劃升級為2奈米技術,正興建中,預計於2028年開始生產;第三座廠將採用2奈米或更先進的製程技術,預計2030年之前進行生產。

日本政府補助4760億日圓 熊本廠已試產

台積電在日本熊本投資計畫比美國晚將近一年,與當地大廠Sony、電裝株式會社(DENSO)合資,挾工作文化相近與合資帶動效率加快,台積熊本第一座廠已在今年二月舉行啟用典禮,目前展開試產,採12/16奈米、22/28奈米製程技術,計畫在今年第四季進入量產,總投資金額達1兆日圓,日本政府補助4,760億日圓。

台積電也決定與合資夥伴將在熊本續投資第二座廠,規劃於今年下半年開始興建,2027年底開始生產。

台積電與博世(Bosch)、英飛淩(Infineon Technologie)和恩智浦半導體( NXP),也將在德國德勒斯登合資建廠,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建廠,2027年底開始生產。

台積電赴海外投資建廠,面臨成本高、異國管理難度高、人才不足等挑戰;不過,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認為,這是國際化的學習過程,公司有信心克服,策略上赴國外建廠不跟台灣比,而是跟當地同業比。其實,大家成本都高,台積電會做到成本最小化,也會擁有很好的獲利,美國廠要拿第一。台積電有信心實現長期毛利率達53%以上,可持續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高於25%。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