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企補貼10大 4家是電動車產業

2024/06/10 05:30

去年中國有逾五千家企業接受政府補貼,其中電動車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以57.2億人民幣,首度居國家補貼之冠。(彭博)去年中國有逾五千家企業接受政府補貼,其中電動車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以57.2億人民幣,首度居國家補貼之冠。(彭博)

去年電池大廠寧德時代獲資助255億居冠 相當於淨利13%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在歐盟即將公布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結果前夕,中國資訊供應商萬得(Wind)揭露數據顯示,去年有逾五千家企業接受政府補貼,其中電動車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以五十七.二億人民幣(約二五五.八億台幣),首度居國家補貼之冠,而在前十大補貼企業中,有四家與電動車有關。

寧德時代二○二三獲得的國家補貼較前一年增逾一倍。該年度補貼是在非經常性項目中揭露,依據中國會計準則,該項目計入當年的淨利。政府的支持相當於寧德時代去年淨利十三%。

補貼排名居次的是國有上汽集團,去年獲得四十億人民幣(約一七八.九億台幣)補貼,較前一年增加十一%。在依賴與福斯汽車以及通用汽車組成的兩個獨立合資企業數十年後,上汽近來推廣自己的電動車品牌。透過二○○七年收購的英國百年汽車品牌MG,上汽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商。去年該公司海外銷售一二○.八萬輛車,其中MG占八十四萬輛,主要出口歐洲。

上汽、比亞迪、長城都是補貼大戶

另一個獲得鉅額補貼的是民營的比亞迪,去年獲得二十一.八億人民幣(約九十七.五億台幣)補貼,較前一年增加二十八%。比亞迪是中國最大電動車製造商,也是主要出口引擎,產品行銷五十多個海外市場。其同業長城汽車去年也獲得二十億人民幣(約八十九.五億台幣)補貼。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該名單長期由國有石油企業主導,而該最新排名反映中國政府對電動車等科技產業的重視。日本綜合研究所資深經濟學家關辰一說,寧德時代高居政府補貼名單之冠,顯示北京「靈活調整哪些產業應該獲得國家資金」,中國當局「試圖支持他們認定有較高增長潛力的產業」。

該名單披露的時機,正值歐盟對中國補貼電動車產業的調查報告即將公布之際。去年九月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啟動該調查時表示,中國以龐大的國家補貼,人為降低中國電動車價格,任憑全球市場充斥廉價汽車,「這扭曲我們的市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