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週報-國際市場展望〉技術性牛市出現 解讀中國股市長期投資策略

2024/06/10 05:30

過去四個月,中國股市北向通與南向通資金總額過去四個月,中國股市北向通與南向通資金總額

■林雅慧

中國官方對香港股市進行資本市場改革,讓資金流向港股超過港幣800億元。(彭博)中國官方對香港股市進行資本市場改革,讓資金流向港股超過港幣800億元。(彭博)

前言︰

對任何市場來說,通常只要短期跌幅超過30%,在未來3到6個月內出現「技術性牛市」的機會相當高,中國市場自然也不例外。至於中國股市長期的投資展望,關鍵就要看官方政策是否能夠提振民間的消費信心。

短期仍有上漲空間 但力道將可能會轉弱

在2011年、2015年、2018年與2021年這4次MSCI中國指數大幅修正的經驗中,只要前一波指數修正的幅度超過30%,未來3~6個月內都會出現雙位數的反彈,尤其6個月內的反彈幅度多達25%到34%之間,相當符合外界對「技術性牛市」的定義。不過,儘管MSCI中國指數從今年低點以來的反彈幅度已達23.96%,但這也只是過去4個多月的累積;若以歷史上反彈時間可長達6個月的經驗推斷,研判這波中國股市的反彈在短期內應可望持續,只是力道或許會放緩。

要讓這一波技術性牛市持續的關鍵,就要看未來官方刺激政策是否足以挽回民間信心。這部分其實正在進行中,比如不久前中國官方就對香港股市進行資本市場改革,像是鼓勵企業買回庫藏股、提高股利發放、重視企業治理、甚至是消滅殭屍企業等都已陸續實施,而這些政策也的確讓資金出現了明顯流動。特別是今年3月與4月,從中國本地南下通往香港股市的資金皆超過800億港幣,顯示中國本土資金有流向港股的趨勢。

推行減稅與放鬆房地產限購令直接刺激民眾信心

除了股市改革以外,官方在房地產方面也出現政策放鬆、甚至是鼓勵擴張的跡象。例如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就在4月底提出優化房屋存量的措施,鼓勵國營資金與地方政府去購買市場上的房屋庫存,而且還同步鬆綁24個城市的房產限購令,所以儘管中國的房價與房屋銷售數字目前還是沒有好消息,但最壞的時刻幾乎已經過去。

此外,中國官方還在積極醞釀減稅措施,而人行也發行了20年以上的超長天期公債,以降低融資成本,並藉此減低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

冷靜面對技術性牛市 長期投資仍為上策

儘管官方政策已陸續推展,但目前中國經濟的相關數據,還不足以支撐這波技術性牛市出現更大的突破,畢竟政策見效不但需要時間的醞釀,同時也要搭配後續的配套措施,才能真正挽回民間信心並反映在數據上。此外,外在因素部分,隨著下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逼近,美國總統候選人開出的競選支票必然也會讓市場雜音大幅增加,而這些市場雜音也可能擴大中國股市在未來的波動。

建議投資人,對於手上已有中國基金的投資人,即使之前有搭上這一波技術性牛市,但也無須對後續的反彈有太多想像,畢竟中國股市若要走上長期牛市,除了要看全球經濟與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決議之外,更要看中國的官方政策是否能夠建立民眾對經濟的長期信心,這裡面又以房地產、就業市場與社會融資等相關數據最具代表性;而這些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因此建議投資人對中國股市還是採取長期投資的策略,持續用定期定額的方式參與。(作者為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