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碳費〉碳費將開徵 費率多方拉鋸

2024/06/10 05:30

碳費徵收機制

記者林菁樺、廖家寧/專題報導

碳費預計自2025年起開始收取,初步起徵標準為年排放量2.5萬噸,有500戶的碳排大咖們將被徵收碳費。 (中央社資料照)

國內碳費徵收討論已久,環境部4月底預告碳費3大子法草案,規範碳費收費對象、計費公式及如何提自主減量計畫適用優惠費率等,有60天預告期。而國內初步起徵標準為年排放量2.5萬噸,估有500戶的碳排大咖們將被徵收碳費。但重中之重的「碳定價」,環團、企業等多方拉鋸,政府目標仍是今年底前讓費率出爐,2025年起開始收取。

碳費的母法「氣候變遷因應法」在2023年三讀通過,3大子法包括「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也於4月29日預告。

初估500家廠商受影響 占總排放量54%

因碳費與產業密不可分,經濟部產發署表示,碳費機制在跨部會推行下,產發署主要工作在於引導產業導入減碳製程技術、使用潔淨能源,或以天然氣、生質能等碳排係數較低的燃料來替代燃煤,也會在預告期內將廣泛搜集廠商意見,向主管機關環境部反映實務困難。

根據「碳費收費辦法」草案,收費對象是年排放量達2.5萬噸以上「排碳大戶」,包含電力、鋼鐵、煉油、水泥、半導體、石化等產業;起徵標準也會分三階段下修到1.5萬噸、1萬噸,估計2030年可適用年排放量1萬噸門檻。以碳盤查登錄資料推估,約500家廠商、1.55億公噸碳排量,占全台總排放量54%。

碳費的「計算公式」、「費率」更備受關注,公式率先開牌,依據是否提自主減量、有無高碳洩漏風險,區分為3種。首先,未提自主減量計畫,會依排放量減去2.5萬公噸乘以一般費率;但提出自主減量又有「高碳洩漏事業」與「非高碳洩漏事業」2種算法,包括2.5萬噸是否扣除,給予0.2到0.6的碳洩漏風險係數(CL),再乘優惠費率,而優惠費率則是依不同的減量指定目標有高、有低。

經部:減碳目標須合理 避免衝擊產業發展

針對鋼鐵、水泥等高碳洩漏事業擔憂產業外移、喪失競爭力等,參考歐盟做法,把「碳洩漏風險係數」納入,目前規劃分三期調整,分別有0.2、0.4及0.6,也就是到逐期調整後,打折幅度會降低。

至於各方角力的費率,要等7月5日召開第四次費率審議會才有初步討論;⽬前外界都以預定每噸300元呼聲最高,不過環保團體以要求每噸不低於500元。根據英國倫敦政經學院以10美元(約台幣300元)碳費估算,會造成一年GDP會減損0.32%、CPI上漲0.62%。

產發署強調,減碳目標必須合理,才能成為引導產業減碳的誘因,高不可攀的目標除加重廠商成本,恐怕還會適得其反、衝擊產業發展,更無法彰顯減碳效果。官員表示,產業的碳負擔與日韓等主要競爭國相比,不可相去甚遠,以維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