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昨二度宣布中止台灣產品適用ECFA關稅減讓,項目達一三四項。石化業指出,中國嚴重的產能過剩,只有差異化產品才能有機會進入中國市場,ECFA早已名存實亡。(資料照)
台廠提前布局分散市場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中國昨二度宣布中止台灣產品適用ECFA關稅減讓,項目達一三四項。台化坦言,中國對台灣產品降稅的早收清單有五三九項,該公司適用九項,兩度中止總共七項,其實已名存實亡;台塑表示估計關稅恐增二億元,將分散市場到南亞與東南亞等來降低風險;台塑石化則從三年前就展開市場移轉,輸中基礎油產品占比已從六十%降至三十二%。
台化:銷中品項稅負對方負擔 影響減輕
台化表示,此次有三個稅與台化有關,包括SAN、HIPS、PC產品,預估今年影響關稅約六九○萬美元(約二.二億台幣);其中PC已被中國課徵反傾銷稅在案,終裁由初裁的十七.九%降低到九%,此次再恢復加徵六.五%關稅,稅負達約十六%,一般規格品已無法負擔,但台化自反傾銷立案調查就積極轉移市場,銷往中國的差別化規格品,進口稅負也大部分由中國方面負擔,因此影響減輕。
台塑、台塑化:加速轉移至東南亞市場
台化表示,該公司僅有九項適用減讓,兩度中止後僅剩二項,其實已名存實亡,加上中國嚴重的產能過剩,只有差異化產品才能有機會進入中國市場,台化將在這方面更加努力。
台塑則表示,將分散市場到南亞與東南亞等市場來降低風險與關稅負擔;至於台塑石化有關ECFA關稅減讓清單只剩下基礎油,但早自三年前就進行外銷市場移轉,中國市場占基礎油產品的外銷比重已從六十%降至去年底的三十二%,未來會加速轉移到東南亞等其他市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